云南省昆明市八校联考2015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摸底诊断测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D.他传位于子,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3.《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战国兼并4.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中国的《道德经》成为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记载的言论是关于()A.孔子B.墨子C.老子D.孟子5.有块秦代的砖文,上刻“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B.法律严苛,覆盖全国C.国家一统,中央集权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6.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与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均有联系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8.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9.下图表示中央政府与边疆的关系,该边疆地区应是()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10.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入山西,占领了太原。第二年,在山西设行中书省,这是山西建省的开端。行省制度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2.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主权,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3.晚年的康熙帝引用诸葛亮的话对自己的一生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列属于他的功绩是()①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设置台湾府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14.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A.犹太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15.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含义是指()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神学文化的复兴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16.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版,铜版上刻着“1776.7.4”。这一天()A.在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B.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C.萨拉托加战役扭转战局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一方面,法国人视拿破仑为民族英雄;另一方面,欧洲其他国家很多的人对拿破仑表示憎恶。分析后者憎恶拿破仑的原因,正确的是()A.拿破仑加冕称帝,窃取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B.拿破仑颁布的《法典》损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