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春丽孩子两三岁后,就开始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喜欢说“不”,这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必然阶段。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自主愿望,喜欢做的事情,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此时若不了解原因就对孩子训斥、惩罚,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变得更爱发脾气。对于性格固执的孩子的教育经常使我们的父母感到挠头,同样也困扰着我们一线的教师。对性格顽固的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真的是一件非常艰难、很费心思和功夫的事情。因为这种学生性格形成原因很复杂。在特殊教育学校像下面情况的孩子很多,我们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教育,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如何成功地教育固执学生,关键是班主任如何转换教育角度,寻根探底,切中要害。下面我结合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各位老师进行一下交流。聚焦一:小林,唐氏综合症,性格执拗、任性,随意性很强,上课同学们都起立向老师问好,她就坐着不动,老师讲课同学们都听,她偏拿出本子写字,强硬地命令她,或是温和地劝他收起本子,她都跟没听到一样我行我素,把她的本子收上来,心情好时她就再拿一本接着写,心情不好时就放声大哭,任你怎么哄都没用,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正常授课。聚焦二:小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执拗,从不听大人的话。经常和同学发脾气。常常自己不带橡皮,去拿别人橡皮。别人不给她,她就把班级里同学们的教科书都撕坏了,还动手打人。聚焦三: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小飞就马上躺到讲台桌里、或是钻进课桌下不起来,引来同学们的围观。任课教师来上课也要想尽办法才能把她从桌里拉出来,弄得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头疼。聚焦四:硕硕,脑袋就像被问号所填满,课上不管老师讲得怎样精彩,他脑袋里的问题会随时出现,抓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没完没了的问。老师在上《蜘蛛结网》这节公开课播放课件时,他突然问老师“为什么蜘蛛能织网,我不能织网?”老师耐心地解答,谁料他竟然固执的抓住这个问题,一节课上站起来问老师十多次。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由于孩子的执拗和任性,已经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不便,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我和我的课题小组,经过了多次的观察、实践、论证、交流,最终形成了“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现总结如下:一、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个别教育计划“是源自美国的,我们国家在法规的层面还没有做出明确的实施规定,但个别教育计划的观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我们的同行所接受。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现状分析、该生应达到的短期目标和年终目标、干预强化的方法与手段、衡量目标实现的标准和评估手段。首先对性格执拗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然后为他制定了“个别教育计划”,并设定了短期发展目标和年终发展目标,每当他能够减少语言重复性时,就尝试用赞美的语言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鼓励他。同时保证每两天与他谈心一次,告诉他如果在课上再有问题想要问老师就写下来,在课下与老师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强化周硕的“抓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的毛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然我的这个计划还在试验当中。刚才田老师提到的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我班韩晓飞生活在单亲家庭,性格内向,对学习缺乏兴趣,与同学缺少应有的沟通。虽然很少惹祸,但每当我看到他祈盼的目光时,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做为她的老师,我有责任让他的学习与生活充满阳光。所以我从语言表达、认知水平、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方面进行了全面观察、了解,并为他制定了小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了能够激发他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从他课堂、课下表现和各项记录描述中,可以看出:韩晓飞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正确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作业题,能够寻求同伴的帮助,与同学主动谈话的次数逐步增加。当然,这里面也包含我采用鼓励性语言或是物质奖励激励他的成长。对于韩晓飞的变化,感触最深的就是他的母亲。她每每看到我,都会欣慰地告诉我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愿意上学了。二、“正强化”行为矫正无论是“用赞美的语言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鼓励他”,还是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