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图强的尝试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制度变革(兴学堂、废科举)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1、传播历程2、谁来传播3、传播什么4、有何影响广泛传播开始传播洋务运动鸦片战争184019世纪60-90年代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京师同文馆设的译书处传教士设立的广学会洋务派3、传播内容资料一: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概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初步勾勒出当时世界的大体轮廓。资料二:魏源的《海国图志》全方位地描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各种情况。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4、影响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洋务运动鸦片战争184019世纪60-90年代近代报刊的蓬勃发展戊戌变法前后19世纪末出现办报高潮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兴学堂、废科举1898百日维新改革科举广设学堂1904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1906废除科举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资料,对教育制度变革(兴学堂、废科举)进行合理评价。京师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仕学馆师范馆资料《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的科目有: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育。时间学堂数量(所)学堂涨幅(%)学生数量(人)学生涨幅(%)1907年3788810249881908年4799526.7130073926.91909年162672025.1资料1知识链接???百日维新1898改革科举广设学堂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190419世纪末184019世纪60-90年代西学传播渠道大大拓宽西学开始被译成中文洋务运动鸦片战争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也的蓬勃发展1906废除科举制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