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柳絮(xù)粼粼(líng)瘫痪(tān)树杈(chà)B.堤岸(tí)匿笑(nì)憔悴(chuì)寒颤(zhàn)C.温馨(xīn)祷告(shòu)分歧(qí)瞬间(shùn)D.咱俩(liǎ)拆散(chāi)攥着(zuàn)凝视(níng)2.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A.分歧铺垫惭愧各得其所B.诀别渔塘应和水波粼粼C.瘫痪捶打脸颊翻来腹去D.严历挨凑澄清形影不离3.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B.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C.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D.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飘逸着沁脾的清香;,散发着浓烈的祝福;,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①生命是酒②生命是咖啡③生命是茶A.③②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①②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2分)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C.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7.对《天净沙秋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8.古诗文名句默写(共8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4)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出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句子是,;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6)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二、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解释下列括号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10.翻译句子:(共4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分)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分)11.“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2.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13.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济南的冬天(14分)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