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Na2CO3俗称纯碱、面碱、洗涤碱、口碱等,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呢?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p53科学探究(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记录现像边探讨原因)盐溶液NaClNa2CO3NaHCO3NH4Cl酸碱性盐类型盐溶液Na2SO4NaAc(NH4)2SO4AlCl3酸碱性盐类型中性中性碱性碱性碱性酸性酸性酸性强酸强碱盐强酸强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酸弱碱盐强酸弱碱盐二、探究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P54思考与交流(学生填表、讨论)师生共同探讨并得出:(1)上述各种盐在溶于水后均完全电离,但都不产生H+或OH-,溶液中的H+和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H2O=H++OH-.(2)在纯水中,水电离出的H+和OH-数目应该是相等的,当加入某些盐之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明显变化,表明c(OH-)≠c(H+)。〈无论盐的电离还是水的电离都不会直接导致溶液中c(OH-)≠c(H+)。〉提问:导致c(OH-)≠c(H+)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相同类型的盐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相似?(3)盐溶于水并电离都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的,由此可见在溶液中各种离子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那么这些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又是如何影响溶液的酸碱性的呢?(NH(NH44))22SOSO44==2NH2NH44++++SOSO4422--+NH3·H2OH2OOH-+H+水电离的OH-与NH4+结合形成弱电解质,减少了C(O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强酸弱碱盐请分析为何(NH(NH44))22SOSO44水解水解呈酸性。呈酸性。弱酸强碱盐CH3COONa水溶液显碱性,说明c(OH-)>c(H+)CH3COONa=CH3COO-+Na+H2OH++OH-1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CH3COOH2实质:盐组成中的离子与水作用生成弱电解质,促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使溶液显酸性、碱性或中性。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组成中的弱离子与水作用生成弱电解质,促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使溶液显酸性、碱性或中性。(1)弱酸的酸根离子弱酸H2O弱碱的阳离子弱碱H2O(2)表示方法:CH3COO-+H2OCH3COOH+OH-显碱性NH4++H2ONH3·H2O+H+显酸性通式:An-+H2OHA(n-1)-+OH-Bm++mH2OB(OH)m+mH+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练习:书写下列物质水解的方程式:NaF、Na2CO3、NH4Cl、CuCl2NaF+H2OHF+NaOH离子方程式:F-+H2OHF+OH-Na2CO3+H2ONaHCO3+NaOH(主)NaHCO3+H2OH2CO3+NaOH(次)NH4Cl+H2ONH3.H2O+HClCuCl2+H2OCu(OH)2+HCl(3)酸+碱盐+水水解盐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不能进行到底。3水解规律:(水解情况要根据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中和注意:水解程度都是微弱的。练习:判断下列盐类是否能够水解,若能水解,则水解后的酸碱性是怎样的?NaClK2SO4NaAcNa2CO3AlCl3CH3COONH4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显中性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CH3COONH4=CH3COO-+NH4+H2OH++OH-CH3COOHNH3·H2O弱酸弱碱盐的双水解比单水解复杂,溶液酸碱性要由形成该盐的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水解程度的相对强弱来决定,(即对应酸、碱谁强显谁性。)碱性酸性+双水解分为一般双水解和完全双水解。一般双水解通常比单水解要强,而完全双水解进行得非常充分。水解程度(h):CO32->HCO3->CH3COO-≈NH4+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1、盐类水解(单水解、一般双水解)一般是比较微弱的,通常用“”表示,同时无沉淀和气体产生。2、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水解程度比第二步水解程度大得多(与电离类似),(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正盐比对应酸式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故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强。)3、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过程较为复杂,通常写成一步完成。(与多元弱碱的电离类似)4、对于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盐类,因水解彻底,故用“=”,同时有沉淀和气体产生。5、多元弱酸的酸式氢根离子,水解和电离同步进行。多元弱酸的酸式氢根离子,水解和电离程度的比较——H2PO4-、HSO3-电离强于水解,显酸性;HCO3-、HPO42-、HS-水解强于电离,显碱性;(注:此时溶液阳离子为强碱阳离子)在定量计算时,常只考虑第一步水解,而后面的忽略不计;在定性分析时,则必须考虑每一步水解。以下为常见完全双水解——Al3+与AlO2-、HCO3-、CO32-、S2-、HS-、ClO-Fe3+与AlO2-、HCO3-、CO32-NH4+与Si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