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28日召开②中国经济2019年增速继续放缓③2022年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④欣赏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D。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①属于政治现象,②属于经济现象,故排除;③属于体育,④属于文艺,都属于文化现象。2.“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受者C.要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D.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解析:选B。题干强调的是更多地关注过程和心情,反映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故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只有先进文化才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3.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可见()A.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共同的特点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D.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现象解析:选B。题干中“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体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正确;A、C不符合题意;文化现象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D错误。4.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段特殊旅程。文物修复服务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对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这体现了()①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并发展文化③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解析:选D。“文物修复服务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对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并发展文化,①②入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排除。5.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解析:选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应选A项。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的“决定”说法错误。6.购物中心里若能有一家文化味浓郁的书店,一定能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而书店融合阅读、休闲和其他文化产品的类似“文化商场”模式,更是可以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产业链,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体现了()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应当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解析:选B。书店融合阅读、休闲和其他文化产品的类似“文化商场”模式,可以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产业链,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正确;A不符合题意,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文化商场”不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因此D不符合题意。7.(2020·邢台摸底)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的历史。由此可知()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③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盛唐时代与盛极而衰时的诗词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①③符合题意;“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说法错误,②不选;④与题意无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