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李炳红知识是零散且繁杂的;情境是会不断变化的;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真的难讲选修模块是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分水岭得选择者得文综得文综者得高考得选修者的重点一、研究“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范围1.研读2014《考试说明》(略)2.考查要求:考查少量的基础知识,重考查学科能力命题范围遵循考纲,材料来源不以教科书的具体叙述为依据。所考内容多不是教材直接呈现的题型以材料分析式的主观题为主。需要在新情境下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考题的答案多以材料观点为主,材料观点比教材观点更重要。重视比较异同、分析原因影响等二、研究“高考试卷”,寻找相对规律(1)从考查内容看,选修3的试题与教材联系最紧密,考查的全部都是教材上的内容;而选修1和4则表现出来的趋势是脱离选修教材的范围,考查的都是教材中未作专题讲述的改革和人物,但对应的都是必修模块中重大历史事件。因此选修3模块要等同于必修内容加以重视,而选修1和4模块的复习应该以方法领悟和规律总结为主。(2)从高考设问看,改革试题主要有“指出”、“分析”、“说明”三类设问,人物试题主要有“指出”、“概括”“评价”、“说明”四类设问。“指出”、“概括”类设问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说明”、“评价”类试题考查的主要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从能力要求来看,选做题的要求层次较为适中,得分情况一般好于必做题。研究高考试题得出的结论1.选修一、四相对简单一些。2.选修与必修命题方式基本一致。3.选修答案比必修更细一些。4.选修复习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答案制作,要求更高。不完全归纳法三、选修题抉择要领指导自选如赌无上否四选慎一避生疏此题皆曰得分易扬长避短记心头1.修选一、四命题相对简单,考生入手容易一些,可着重分析答题模式并进行反复训练。2.选修三命题结合教材紧,但容易出偏题、怪题、难题,可结合必修复习内容,进行模式训练。3.适合考生的选修才是相对容易的,尊重考生的选择。特别提醒:教师一定要规避责任四、选修题的主要对策1.明确历史考查的三个基本能力——有的放矢,针对备考实际上,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并不神秘,通俗地讲,可分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级。•一个建议:复习往大处着眼答案往大处下笔2.备考复习中选修模块怎么处理?必修穿插,简化处理,有所侧重模块有侧重:可选学生易把握的;专题有侧重:主要讲与必修有联系的,主要讲联系,讲思路,讲方法。3.扣准重点、解析难点,实现知识掌握的螺旋上升1.选修内容是对必修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是某一内容的全面、系统的深化和挖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挑战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的主要载体。2.从选修一和选修四这两部分内容来看,形成了知识面扩大,知识点加深,知识重点难点发生变化,数量增多,知识掌握层次要求提高等四个特点,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重点和难点,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3.关于突破重点难点,重在课堂互动:大难大动,小难小动,不难不动,决不乱动。有思就动,无思不动,动与不动,重在思维。选修、必修命题用词比较表选修命题用词:指出目的、认识、措施、区别、不同、异同,简析【分析、说明】原因、历史作用、实质变化、主要原因、历史背景。简评【评述、评价】不同态度、政策。必修命题用词:指出历史背景,简述成果,说明,概括变化、简析原因,简要评述新认识。结论:命题用词基本一致;审题使用一惯方法即可。3.审答题的方法(A)改革这一模块可能会怎么考?1.拿两个或三个改革拿来比较。解题关键是确定比较主体和比较项,尤其是题目对比较项表述隐晦时。2.对某一项改革措施原因的分析、内容(情况)的概括;3.可能会夹考一点史学方法,比如问第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等问题(尤其关注该模块的三个探究活动课);4.在最后面一问,可能会考一点关于改革的基本理论,比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改革、改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