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时空观念”之试题探“时空观念”之教学一、时空观念的提出•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这一历史研究概念是在上世纪40年代由西方比较史学学派学者提出,他们认为历史研究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纵向规律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依据探索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性的比较。横向规律就是所谓的“空间概念”,即以地域为基础把处在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共通性”和“特殊性”。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古今贯通、纵横比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时空观念的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时空观念的课程目标定为:“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划分•水平1: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水平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二、时空观念与18年高考2018全国卷2考查知识点核心素养24商代的统治思想史料实证25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6唐朝三省六部制史料实证27昆曲的发展变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8中国外交观念近代化的历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9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变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0抗日战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1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2罗马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3早期殖民扩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4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5欧洲经济一体化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三、时空观念的培养方法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1、拟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三、时空观念的培养方法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1、拟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节课中“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这一目的加血目标应该设计“为能够准确分析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接近、空间一致的原因,能够结合历史地图了解北伐战争的路线,明确北伐战争开始时间、路线和过敏政府迁都的时间和地点,准确分析北伐战争的影响和失败原因。”(2018高考全国卷2)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其次教师还要讲清与历史时间密切相关的一些历史名词2、掌握各种时间术语•首先掌握与时间有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