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传播还与温度有关,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快,在固体中最快.4、利用回声测距离:s=vt/2.5、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特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得大小,跟发声体得振幅、声源和听者的距离有关.6、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出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7、人可以听见频率在20HZ-20000HZ的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8、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集中,可以应用于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9、声是传递能量还是传递信息还是传递能量的判断:告诉我什么是传递信息,改变了什么是传递能量。第二章物态变化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2、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叫做1℃.3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4、体温计的量程35℃至42℃,每一小格表示0.1℃.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在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6、固体、气体和液体是物质的三种状态.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8、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9、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与非晶体熔化都要吸热,凝固都要放热.10、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吸热.1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的一种缓慢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吸热.12、在一定的温度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13、液体表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1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常见的液化有:露水、雾、白气等.15、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16、常见的升华有:冰冻的衣服变干;卫生球变小;用久的灯丝变细;干冰、碘变成碘蒸气.常见的凝华现象有:霜,雪的形成,白炽灯变黑;冰花,窗花;碘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碘.第三章光现象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红、绿、蓝是光的三颜色.3、光在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8100.3xm/s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可逆)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7、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应用于汽车的后视镜和商场中的反光镜,凹面镜的应用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第四章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注:光路可逆)3、中间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