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农民增收大会的发言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农民增收现场会,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召开了三个大的动员会,而且都与农村工作有关,与农民收入有关,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书记上星期参加了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今天又亲自参加全市农民增收现场会,更体现了陈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更坚定了做好农民和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统一思想,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的实施意见》和全省农民增收现场会会议精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做好农民增收工作,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上午,大家参观了XX县区找郢乡吴桥村、XX县区何巷村、乡水海村及白莲坡食品科技产业园。刚才,县、乡、村的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待会,陈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重点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目前我市农民收入的现状,二是下一步怎么办。一、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决策部署,近年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改善农村民生,全市农民收入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期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由年的2780元增加到年的5565元,农民收入年平均增长14.9%。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农民收入总体水平还不高,肯定成绩的同时。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565元,列全省第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收入构成来看:家庭经营收入较高,工资性收入偏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很少,收入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超过11193元,年增幅要达到15%但是要在全省位次前移,增幅要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年增幅必须保持在第1页共4页20%以上。就我市农业、农村现状来看,要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大幅增收,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农村人口多,增收难度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时还得“靠天收”农村产业结构不优,可持续发展后劲弱;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支撑体系还比较脆弱,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倍努力。二、认清形势、多措并举。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促进农民增收。对于改善农村民生、扩大内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月8日,XX省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促进“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农民收入比年翻一番,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目标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对此我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各种有利因素,消除各种不利影响,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推动城乡一体化。一)注重土地流转。一个典型任务,土地流转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很大的增长点,周市长在全市土地流转动员大会上指出,土地流转是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工程,这个“牛鼻子”工程牵动着老百姓的心,通过土地流转可以解决老百姓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就业问题。土地流转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就业。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业,由土地流转大户吸收已流转土地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再就业。离土不离乡实现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或在工业园区务工,或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再就业。二是户籍问题。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乡镇或城市购房落户,允许农转非,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三是保障问题。农民进入城市农转非后在社保、医保、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可以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过度,把大量的农民解脱出来,这是推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二)注重推进规模种植。第2页共4页国家投入“三农”资金是9800亿元,2011年。中央投资中每100元就有39元的农业投入。大家要盯住中央的政策,盯住省里政策,盯住中央和省里的涉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