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情分析——把握高考之脉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1)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2)高考中对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是指在阅读与翻译中加以运用,因而高考考查的重点就放在理解与运用的层次上。(3)除个别省市卷外,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考查不单独设选择题,一般在句子翻译题中加以体现。考点梳理——架构知识之网板块一特殊句式文言句式是指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这种句式在古代汉语中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到了今天,就称其为特殊句式了。1.判断句●指点迷津针对判断句,最重要的是识记判断句的标志特点,并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习惯把“是”补充出来,省略的主语成分也要补足。2.被动句●指点迷津辨析出被动句,最重要的是识记被动句的标志特点,并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习惯把“被”补充出来。3.宾语前置●指点迷津辨析宾语前置句,最重要的是识记宾语前置的三种形式,并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习惯把前置的宾语移至动词或介词后面。3.主谓倒装●指点迷津针对主谓倒装句,最重要的是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习惯把倒装的主语和谓语对调位置。4.定语后置●指点迷津辨析定语后置句,最重要的是识记定语后置的标志形式,并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习惯把后置的定语移至中心词之前。5.介宾后置●指点迷津辨析介宾后置句,最重要的是识记介宾后置的句式特点,并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习惯把后置的介宾成分移至谓语之前。有些介宾后置句中的介词省略了,也要补充出来。6.省略句●指点迷津针对省略句,最重要的是识记省略句的句式特点,并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要按原句顺序一字一字翻译,并按现代汉语习惯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7.固定结构●指点迷津辨析固定格式句,最重要的是识记固定格式的各种例句形式,并能够做到准确识别和正确翻译。在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固定格式,必须按照固定格式的整体意义来进行。板块二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词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就叫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名词+宾语。例如: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穿)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做)②名词+补语。例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吹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③所+名词。例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记记号)置所罾鱼腹中。(网捕,捕捉)④状语修饰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汉水又东。(向东流)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⑤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以礼对待)⑥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开花)⑦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权,然后知轻重。(衡量)(2)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①表示比喻。例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像狐狸一样)②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③表示处所。例如: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在草里;在露水中)④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⑤表示动作进行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3)名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