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做人进取做事一、快乐龙的话做人要厚道,就是说做人要不刻薄、待人要好的意思。实实在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吃老实饭,干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论作为人品还是作为德行,都是能打动人的。厚道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厚道人不会算计你,厚道人不会欺骗你,厚道人不会出卖你,与厚道人打交道就象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进取做事,可以概括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追求工作的高效率,高效益。有了进取心,务实踏实,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有了进取心,你才会奋发向上、百折不挠;有了进取心,你才会披荆斩棘;有了进取心,你才会求新求好。所以生命的辉煌在于不断地进取。无论做什么事,我们要有进取心,因为只有进取,才能使我们前进;只有进取才能使我们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只有进取才能使我们更加完美……总之,保有一颗进取心,我们才能攀登上人生的最高峰。二、读故事厚道做人进取做事——记“重庆刘一手”谱写的商业传奇“重庆刘一手”餐饮集团,经过7年打拼,拥有238家连锁店、年营业额逾10亿元、年上缴利税三千余万元。“重庆刘一手”是如何创造出餐饮界的传奇的呢?四次创业最终情定火锅今年37岁的刘松,出生于川东一个叫临巴的小镇。1988年,刘松踏上了创业之路,他在镇上开酒吧、小舞厅,后来,喜欢吃火锅的他“转行”开起火锅店,虽然规模极小,只有六七张桌子,但味道不错,且人缘极好,生意红火,两年后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4年,他倾其所有投资煤窑,一次事故让他的投资血本无归。遭受沉重打击的他从此意志消沉。一次交通事故后的劫后余生,让刘松从麻痹的状态中清醒过来。1997年,刘松毅然告别家乡,来到山城重庆,在妹妹刘梅以及朋友的帮助下开了一家面积20多平方米的家常菜馆。他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早上卖包子、馒头、稀饭,中午为附近的写字楼送盒饭,晚上卖火锅。2000年底,时年31岁的刘松又在南方花园开了一家火锅店。至此,经过十多年的折腾、4次创业,刘松最终重回老本行。“我感觉和火锅的缘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刘松说。谱写传奇7年开店200余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民间俗语用在刘松身上恰如其分,13年前的灾难,成就了今天红遍大江南北的“重庆刘一手”。“刘一手”问世之时,重庆已经有了小天鹅、苏大姐、清华、维也纳、桥头等八大火锅品牌,作为火锅业的"后辈",刘松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他吃遍了重庆所有的知名火锅,成百上千次调味型,最终,广大食客对“刘一手”由衷地翘起了大拇指,“重庆刘一手”也由此跻身重庆名火锅行列。有着敏锐商业头脑的刘松瞄准了邻近的成都市场,2003年9月28日,刘一手成都草堂店正式开张,“重庆刘一手”也从此迈上了急速扩张之路。好味道再加上良好的口碑,“重庆刘一手”在食客中人气飙升。7年间,“重庆刘一手”火锅香飘全国,跻身全国餐饮企业第22位。238家连锁店年营业额逾10亿元,年上缴利税三千余万元,解决了数千下岗职工再就业,为餐饮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陈出新引领时尚潮流花费7年时间,刘松打造出了一个火锅“帝国”;并于2007年掀起了一场火锅业的新革命———推出“第四代火锅”。今年2月10日,由沙坪坝区政府倾力打造的美食街上,“重庆刘一手”凤天店隆重登场,向市民诠释了第四代火锅的深刻内涵——“健康、环保、更加人性化,科技含量更高是第四代火锅的特征,而时尚、品位则是火锅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刘松介绍。在重庆市第三届美食节上,刘一手又站在新的高度,率先提出了第五代智能化火锅概念。重庆媒体报道认为其“最经典”,称“这将是重庆火锅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随着重庆城市国际地位的提升,重庆火锅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刘一手正为‘火锅之都’增光添彩”。从当初的寂寂无名,到享誉全国,再到今天推出革命性的理念,“刘一手”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为传统的火锅业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这种理念则来源于勤奋学习、思考的进取精神,这一点在其企业文化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刘松提出的“打创学习型火锅帝国,让重庆火锅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