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扬中市新坝中心幼儿园吴亚【摘要】投放到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至少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应能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因为这是保证区域活动教学得以进行,以及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安全性和艺术性二、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探究性三、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引导性四、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正文】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而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制作和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材料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了材料,区域活动教学就无法进行。材料的复杂性体现在材料既要保证幼儿有兴趣去探究,还要保证幼儿能取得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探究结果,因而,材料的制作和投放是关系到区域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我认为,投放到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至少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应能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因为这是保证区域活动教学得以进行,以及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安全性和艺术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在区域活动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还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如动手区内练习系纽扣的活动材料,可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做工精美的玉米造型、花瓣造型等,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将其艺术性展现出来。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二、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之所以提出材料必须具有探究性,是因为只有那些能够引发幼儿动手、1动脑的材料,也就是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探究并不仅仅是儿童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动。例如,给幼儿几辆汽车,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找一找有几个轮子几扇窗,有些什么不同,这并不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汽车的门、窗、轮子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汽车,就是一种探索活动。这是因为在第一种活动中,幼儿从事的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动手操作活动,动脑思考的成份很少,动手操作的余地也不大;而在第二种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进行较复杂的动手操作活动,更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拼装各个部件,如何固定部件之间的连接,以及选择什么部件适合正拼装的汽车,如何让各个部件活动起来等问题。在第二种活动中,幼儿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间都非常大,因而第二种活动是探索活动。其次,将探究活动不同于机械训练。有的教师将训练幼儿使用筷子的活动看作是探究活动。事实上,探究与训练存在很多差异:从活动的目标来看,探究活动是要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理解事物,而训练是要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或机械的操作技能,虽然两者对幼儿的发展都很重要,但是它们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从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