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彭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②培养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它学科史料知识,让学生自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②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教学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如果你是一个农民,让你在中国挑选一个地方进行农业生产,你们会选哪里呢?A:珠江三角洲B:黄河流域C:长江三角洲D:内蒙古草原师:大多同学都选了南方作为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众所周知,今天的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那么是不是自古以来就一直是这个地位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中国古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讲授新课: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讲解]:大家对司马迁有一定的了解吧,他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写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在书中,他根据当时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请同学们在汉代四大经济区分布图上,把这些地区划起来。[设问]:其中,山东、山西指的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和山西省吗?山东山西这一中原地区大体相当于黄河流域地区,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假如现在大家是地理勘探队的队员,请你们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勘测分析一下原因,各组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师: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开阔。这种自然条件使得人们即使在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的时候也能对它进行开发,并生活下去。因此这些地区开发比较早,人口密集,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为此也就长期居于全国经济的重心。[讲解]:相比于黄河流域,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这两个经济区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呢?请勘探队的队员们继续分析。龙门碣石以北以什么产业为主呢?综合以上所说的,我们可以发现,在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点?二、中原人口南迁教师:请大家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边欣赏一系列展现江南的繁荣景象的图片。[设问]: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呢?[设问]:事实上,从上古以来,人口的迁移从来没有停止过,有时候人口的迁移就是整个民族的迁移。请大家按照时间段分成三个组,介绍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并找找其中的具体原因。[设问]: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师:对,不仅有量,还有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来的是一大批高素质,高科技的人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这是最直接的影响,还有其它的变化吗?还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课本里举了一个南方人学北方人吃笼饼去皮的风俗习惯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属于那一个民族的?师:大家都非常肯定自己是汉族人,而我不敢确定你们是不是“纯正”的汉人,除非你能确定你的祖先是从中原迁移过来的.所以说南迁带来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民族的融合.三、经济重心的南移[过渡]:在所有的影响中,最重要的还是它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设问]:虽然说,人口南迁是中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唯一的原因呢?还有哪些原因?[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部分,归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唐以后和两宋时期经济南移的表现和南移程度。归纳: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