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呵护童心如皋市白蒲小学徐荣霞从毕业到现在,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或许是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孩子,或许是自己有了孩子,我的心态趋于平和。面对问题孩子,面对班级中林林总总的事情,我总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带着一颗平和的心去化解矛盾。有人说小学班主任的关键要素是“爱心”,塑造出“慈母形象”,我觉得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更要充满智慧。一、故事代替说教又当上了一年级的孩子王,与他们共同成长。我知道他们个个都是家长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刚开始,我像个保姆似的告诉他们,该怎样做,不能怎么做,可是效果不够明显,习惯的养成不够理想。低年级的孩子天然地习惯于故事性思维,好的故事能够让他们听得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带来正能量。于是,我一改往日的絮絮叨叨,每天利用书香下午茶的时间读故事给他们听,一起寻找故事中的自己、分享故事中的意义。读完《蜗牛上学》,我问孩子:小蜗牛为什么会上学迟到,你来帮它想想办法;读到《第一次点名》,我大声告诉孩子,大声发言,能锻炼胆量与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读着一个个生活化的寓理故事,孩子们懵懂的心灵接受着洗礼。还记得与孩子们一起读过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边读边分享着兔爸爸和小兔子之间“爱的比拼”。第二天一早,有个孩子对我说:“老师,你看教室前面的两只乌龟,它们在猜猜我有多爱你!”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还有个孩子兴冲冲地告诉我:“我昨晚也和妈妈完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游戏,结果我比妈妈的爱更多一些。”看着她那股高兴劲儿,我相信她与家人那份亲情一定增进不少。故事是软化剂。走进这个世界,孩子就是故事中的形象,他们会无意识地把自己与故事中的形象对照,发现自我差距,主动向故事中的榜样学习,以最柔软的方式内化孩子的行为。二、表扬传递能量二年级一开学,我给每个孩子制作了一本“表扬本”,每天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班级中也有一本“表扬本”,值日班委每天记录下班级中值得表扬的对象,每周五的晨会课上进行点评。起初,这个表扬本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孩子们不知道怎么记,自己的表扬本上总是写着:我今天举手发言了两次;我做作业时没有被妈妈骂……班级的表扬本上更是寥寥无几的几行字,写来写去总是那几件事情: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扫地干净……是他们的眼光太挑剔,觉得没有值得表扬的好人好事,还是他们太谦虚,一些小事情不好意思写上去?于是,我召开了班委会,教给他们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有人看见书香漂流架上的图书凌乱主动整理,值得表扬;见到不认识的老师,能大方地打招呼,值得表扬;午餐时,做到不挑食、不浪费,值得表扬……渐渐地,班级表扬本上的内容变丰富了,孩子的点滴进步也变多了,星期五的晨会成了他们最期待的一课。一件件身边的小事,一声声真诚地表扬,孩子们在真情的感召下,欣赏着自己和别人的进步,不禁沾沾自喜,好的习惯悄无声息地在心灵中生根发芽。我相信,这是表扬带给孩子的正能量!三、图文记录精彩每每放学时,家长总喜欢围着我问问孩子课堂表现,由于时间有限,本有一肚子的话想跟家长交流,到头来,只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实质性的东西则显得很少。怎么解决这一矛盾?看到了很多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案例、年轻班主任的新潮做法,我萌生了建立班级QQ群、开设QQ空间的想法,用照片、文字记录下孩子成长足迹。孩子们课堂中的表现、完成作业的情况拍成照片,加上几句评语,发到空间里,家长一上网就能看到老师当天的教学重点、孩子的课堂、课后表现,一个个点赞、发表感言,每天QQ空间的访问者无数,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多了,总期盼着能在照片上找到孩子的身影,期待着老师真诚地点评。照片展示的是静态美,而孩子丰富的语言、可爱的动作所展示的动态美,需要我用语言及时记录下来,发表在空间里,和家长一起分享快乐。刚跨入一年级,孩子们接触到学校的特色体育运动——跳绳,一个个兴奋不已,下课就拿着绳子练习,时不时还比比赛,不亦乐乎!我在空间里记下了这样的精彩画面:任张弛,这个小机灵鬼,连续几天都不忘跟我挑战跳绳了,他说:“徐老师,我已经能跳60几个了,我要和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