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3课伟大的开端【考点梳理】知识点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1919年,英、法、美等国操纵的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识记理解分析评价过程年月日,学生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等口号响彻云霄。6月初,等地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反帝爱国运动的重心由转移到,斗争的主力逐渐由转向。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诞生年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在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等13人。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为书记。√√√√历史意义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课堂练习】1、右图中历史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思想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2009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为民族复兴奏响青春乐章》的社论,文章称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这场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五四运动爆发于()A.1912年B.1919年C.1921年D.1927年3、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书写于1919年的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战胜利4、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名学生涌向街头举行集会、游行,是为了()A.抗议清政府屠杀革命党人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D.在经济危机中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课后巩固】5、《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弃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6、“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中华民国的建立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下图历史人物都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其中只有一位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周恩来8、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A.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B.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C.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3)材料二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4)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答案:(1)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3)“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4)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