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数量关系--价格问题东关小学王芳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2、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说明:1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文本,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提问题。师:出示超市购物课件,引导学生猜猜这节课可能要学习和什么有关的内容?生:揭示课题-----价格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出问题。生1: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生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2.汇总梳理,炼问题。(1)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走进文本,分析问题。1.师生互动,探问题。(1)认识单价1师:判断下面哪句话表示完整商品的单价A、巧克力13元B、一袋巧克力13元C、苹果5元D、苹果每千克5元E、《格林童话》每套8本师: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这样表示单价,你能说说它表示的意思吗?巧克力10元∕块巧克力每块10元薯片25元∕罐薯片每罐25元猕猴桃3元∕个猕猴桃每个3元观察购物清单,你能指出哪个量表示的是商品的单价?矿泉水每瓶3元,买3瓶薯片每包9元,买2包棒棒糖每根1元,买10根小面包每个3元,买2个(2)认识数量那么3瓶、2包、10根、2个表示的是什么?(商品的数量)小结:数量就是指购买商品的多少。(板书:数量)(3)认识总价小结:总价就是指一共花的钱数。2.互动评价,辩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学生看课件出示的两道例题列式计算,让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老师及时强调对应)(二)出示发票品名计量单位数量单价余额百十元角分圆珠笔支31500小皮球个9.006300观察表中信息,小组合作探讨:①用什么方法算出污染处的单价和数量是多少的?2②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师小结3.教师提炼,解问题。80×3=240(元)答:买3个篮球要240元。10×4=40(元)答:买4千克鱼要40元。单价×数量=总价15÷3=5(元)答:每只圆珠笔5元。总价÷数量=单价63÷9=7(个)答:小华买了7个小皮球。总价÷单价=数量(三)走出文本,解决问题。1、练习巩固,理问题。A、说一说(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60元,一共用多少钱?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2)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3)学校买4个排球花了240元,平均每个排球多少钱?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B、说说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补一个什么样的问题。(1)4条毛巾1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双球鞋16元,买3双,___________________?(3)一套运动衫28元,用56元__________________?C、填一填(1)()件商品的价钱叫它的单价。(2)买3件衣服花的钱可以看成()。(3)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其数量关系式是()(4)10元钱买5本练习本,分别可以看成是()和()。D、列式计算(要求:写出关系式)(1)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每本4元,一共用去了多少元?3(2)学校图书室买了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4元,买了几本故事书?(3)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2、方法梳理,明问题。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拓展创新,延问题。(1)小胖去文具店买文具,不下心把购物发票弄脏了,你能帮他算出笔记本每本多少元吗?物品名称单价数量总价笔记本6本183元钢笔75元1支(2)小丁丁到超市想买9支圆珠笔,有两种包装,单支的包装,4元一支9支一盒包装的27元,你觉得小丁丁怎样买合算?板书设计:价格问题80×3=240(元)15÷3=5(元)10×4=40(元)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63÷9=7(个)总价÷单价=数量教学反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