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堂学习活动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1、2两小节,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感受岳阳楼胜状的宏大气势。导入:同学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是千百年来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的博大胸襟的真实写照。它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我们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提出这一名句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板书《岳阳楼记》问:这个题目里有一个字是表明文体-----记。问:我们刚学过一篇记——————桃花源记,在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表示文体的词。答:送东阳马生序陋室铭马说那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了解作者的生平,就让我们进入活动一。学习活动:活动一:走近范仲淹——学生简介范仲淹的情况。就请同学们浏览下面的内容,用笔圈划。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范仲淹和《岳阳楼记》背景的资料。相关资料:《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26岁登进士第。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又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请范仲淹代笔记胜,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于是范仲淹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问:大家有没看好。其实我们对范仲淹也有所了解,我们在初一时学过他的《塞下曲》,那就让我们一起背诵《塞下曲》的内容,预备齐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在了解范仲淹的基础上,进入活动二,请《第二组的组长》把活动二读一下。活动二:流畅地读。1.自由读课文,在朗读有困难的词句下面做上记号,组内讨论,力求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我们首先把下面的字注上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典型读音:(给下列字词注音)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属予作文以记()朝晖夕阴()若夫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波澜不惊()岸芷汀兰()()皓月千里()在完成正音的基础上,我们在阅读课文时,还要注意句子的停顿。那文言文停顿,有句间停顿和句内停顿,句间停顿就是句读。由于时间关系着重讲解句内停顿,把厚面本拿出来,把他记下来。有这样几种情况:1主谓停顿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动宾停顿: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发语词,连词放在开头前要停顿:如盖,夫,至入,等词如: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4提前的状语停顿,如:今|其室十无一焉关于句内停顿,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以后我们还会有补充。接着我们把课文几种类型的句子,进行停顿,先进行独立思考,画出停顿。典型文言句子停顿示范:(给下列句子标出停顿)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前人之述备矣。④是进亦忧,退亦忧。⑤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⑥然则何时而乐耶?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叫同学起来发言,然后进行纠正。既然已扫除了以上的障碍,我们进入下面活动。这个指令我自己读。2.小组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朗读课文,将不能把握停顿的句子做上标记→组内互助,正确把握朗读停顿→小组朗读展示(每组一节,组内先纠正读错的地方,然后组间点评纠正,教师纠正并领读学生未发现的停顿错误的句子)→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小组分别展示,组长带领组员读,老师纠正。我们在对文章阅读的基础上,接着进入活动三,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活动三。活动三:阅读第一节。1.疏通文意。(自主阅读,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同伴互助,解决疑难→小组代表自主展示,讲析重点字词,翻译课文(一至两人)→师生点评纠正)请一小组展示,同时注意一次多义和通假字,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