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初中生,有的学生在挫折面前心理脆弱,过分焦虑,因而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困扰中;有些学生面对挫折而产生不理智的对抗行为,包括消极对抗,动辄发泄不满,乃至暴力侵犯;个别学生在遇到较大或连续挫折后,诱发偏常心理,产生精神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失常现象;更有甚者产生心理障碍,成为情绪精神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耐挫折能力,对学生挫折心理及时疏导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德育教育内容之一。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造成初中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竞争中的心理压力目前,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却做得扎扎实实。过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学习竞争,升学就业的严峻挑战……,这一切使学生处于长期高度亢奋,极度紧张,过度疲劳的状态之中,一些基础不扎实,智力一般,方法不当的学生,随着考试成绩下降,逐渐对自己的学习丧失信心,伴随而来的是羞耻感、失落感,导致焦虑、自卑心理障碍,跌入失望、痛苦与自责之中而不能自拔。二、人际关系冷漠而引起心理烦恼现在的学生常以自我为圆心,以私利为半径,根本不懂关心谅解人、尊重人,相反,对他人却要求特高,责备甚严,从而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学生中尤为突出的是卷入激烈的学习竞争而使人际关系紧张、淡漠,以及家长、教师对学生因期望过高而产生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作怪责备多于激励,使学生往往身处自己不关心他人,也得不到他人关心的怪圈之中,造成心理失衡。三、青春期的心理困惑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发生青春期性欲望的萌动而产生的情感纠葛。初恋的欣喜,失恋的恼怒,单恋的苦涩,都会导致青少年的心态失衡。心态一旦失衡,打架斗殴,流氓犯罪等就是其外露的表现形式。除此以外,因突如其来的变故,家庭的溺爱,社会上不良影响等,也都是初中生挫折心理的成因。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强壮或没有疾病,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如今,国家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生挫折心理一旦产生,往往就不能安心学习,甚至失去自信,悲观失望,孤僻离群,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疏导初中生心理挫折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1、尊重和理解学生。在与挫折心理的学生相处时,要平等相待,设身处地多想想他的苦恼与困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程开始之前告诉学生,教材是编者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编写而成的,只要同学们有信心,有毅力,再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定能学好的。(2)想法设法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一是在课堂上表扬学生;二是在作业本上写鼓励性的评语;三是在试卷上写批注;(3)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学中要照顾各类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一次成功的愉悦中获得自信心。3、强化学习心理指导。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成材教育,强调求真,学做真人,宣传“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点,让每个学生确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思想。其次,是对学生进行详尽的学习方法指导,如听课技巧、学习时间的安排、预习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求实效,出佳绩,让他们知道失败和成功同样都有价值。再次,是通过“再现辉煌”等活动形式,回顾以往的成功,总结今日的差距,找回信心十足的自我。4、开展科学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从心理方面给学生以帮助、规劝、启发和引导。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生理疾病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有所变化,以更好的适应环境。5、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学校质量,向家长宣传挫折心理的危害,疏导的方法,操作步骤,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心理教育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