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山东省教育厅组编主讲教师王祥金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3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1信息与信息技术1.2计算机技术概述1.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4计算机系统1.5微型计算机系统1.6多媒体技术基础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4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信息与信息技术1.1.1信息与数据1.1.2信息技术1.1.3信息社会1.1.4“计算机文化”的内涵返回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5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1信息与数据信息是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关于信息的定义众说纷纭。控制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与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信息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香农认为:信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一般认为: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返回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6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1信息与数据所谓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所说的符号,不仅指文字、字母、数字,还包括了图形、图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由于描述事物的属性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所以这些符号就是数据的形式。返回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7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在一般用语中,信息与数据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但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不等同的。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它可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决策,或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所以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1.1.1信息与数据返回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8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包括微电子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各类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光盘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其中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导。简单地讲,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返回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9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3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指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以信息文化改变人类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新兴社会形态。在信息社会里,信息作为继物质和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当今社会的主导产业将从传统工业转向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返回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10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4“计算机文化”的内涵一、文化的定义对于文化的定义,尽管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即都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所谓文化,是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具有整体性的创造力的表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整体性把握的一种能力,也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和价值返回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11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二、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广泛性:既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存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手段。深刻性:不是给社会某一方面带来变革,而是给整个社会带来全面、深刻的根本性变革。返回1.1.4“计算机文化”的内涵25/2/17计算机文化基础12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三、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与印刷术的发明)。计算机文化的真正内涵是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