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短评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短评的内涵、特点和写作要求;2.学习写作新闻短评。教学内容:一、新闻短评(一)何为“新闻短评”?对新闻发表的言论称新闻评论。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新闻体裁。1.引述新闻事件就是“叙事”。2.就新闻展开议论就是“评论”。3.相对社论、新闻述评、新闻专论、杂感等而言有精短的特点,称为“短评”(二)写作“新闻短评”的要点:1.概述新闻事实精要2.论点论证直击要害3.传情达意笔含春秋(三)新闻短评写作示例:(2012年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落下帷幕。在此次书展上,中国以迄今最大规模的主宾国活动隆重登场,向英国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出版商、版权交易商展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各类图书出版现状。今年的中国展台上有近3000种英文图书展出。书展推出的中国作品包括《钱钟书英文散文选》和苏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书的英文版,以及《红楼梦》、《聊斋志异》、《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古典名著英文版。伦敦书展落下了帷幕,但书展对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重大推动意义,将留下长远影响。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长期以来,中英文学的交流有点失衡,不对等。中国读者对英国文学的了解,远比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多,英方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仅限于古典文学,像《红楼梦》等。中国一般读者,对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直到当代作家作品,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哈利·波特》等都非常了解。2013年度伦敦书展将于明年4月15日—17日举行,市场焦点主宾国是近年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土耳其。(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4月20日第4版“要闻版”,有删节)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6分)伦敦书展有意义伦敦书展台上展出了中国近3000种各类英文图书。此次书展的意义主要在于展示了中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扩大了中国书籍在世界的影响,为中西文化的沟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媒介,增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总之,书展对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产生了重大的推动意义答题要求:体裁应该是新闻短评。所写短评应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所作的评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答题角度:考生答题可从如下角度切入:①“展示”的角度;②“交流”的角度;③“平台”的角度;④“影响”的角度;⑤“推动”的角度。【解析】1.彰显主旨的标题2.简要适用的叙事3.精到深刻的评论4.融情于理的小结【小结】写作要求与技巧:①提取要素,概述事实。②选取角度,提出观点。③阐述观点,以理服人。1④注意格式,表达简练。二、合作探究:(一)分析材料。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xx报小记者、xx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敷的35%以上。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先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后“重组”材料: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如上文材料1、2的“物”分别是名片和名片交换热,“事”分别是中学生分发名片和交换名片成风。重组信息拟成答案: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二)选取写作角度。对于名片热的兴起,你持何种态度?反对赞成(三)拟定标题。标题:彰显主旨,牵引短文。(四)结合材料叙事。关键:三言两语,直接切题。(五)精到深刻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