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的课文可以这样上-----听《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镇江市朱方路小学缪春燕11月17日的下午,有幸在官塘小学聆听了刘兰英老师执教的一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是一节历史故事的课文。课文讲了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事情。刘兰英老师这节课是执教的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课堂上刘老师通过讲练结合,声情并茂的向我们展示了谈迁是如何第二次编写《国榷》的。首先根据课文的题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刘老师让孩子们回忆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于谈迁来说,厄运是什么?打不垮的信念又是什么?导入到新课的教学中来。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辨析词语,让孩子们领会谈迁的不屈不饶。如“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这里的“挣脱”能不能换成“摆脱”?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谈迁编写《国榷》的信念是非常强的,任何困难或者磨难对于他来说都是可以克服的。在教学中,老师还利用文本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相应的说话练习。比如:①在黄沙飞舞的早晨,谈迁怎样?②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呢?……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谈迁第二次编写《国榷》的不易,也更深刻的感受到谈迁这种打不垮的信念。最后,老师还给孩子们拓展了相关的名言诗句,通过这些名言诗句,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人物那种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说实在的,类似于《打不垮的信念》这样的历史故事,对于学生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刘老师这节课拉近了文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通过读、感悟、想象以及抓重点词语,让孩子们轻易就理解了课文,这样的教法值得我们学习。原来,历史故事的课文可以这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