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麻疹护理课件目录contents•麻疹概述•儿科麻疹护理•麻疹并发症的护理•麻疹患者的饮食护理•麻疹患者的心理护理•麻疹的预防与控制麻疹概述01麻疹的定义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麻疹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感染麻疹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睛充血等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0-14天出现皮疹,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发热患者会出现突然的高热,通常持续3-4天。干咳或咳痰,有时痰中带血。清水样鼻涕,有时呈脓性。眼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等。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扩散到面部、颈部、手臂和下肢。皮疹呈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皮肤正常。咳嗽眼睛充血皮疹流鼻涕麻疹的症状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带有病毒的飞沫传播给周围的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中的病毒颗粒,如共同使用餐具、毛巾等物品。感染者在讲话、呼吸时,会将病毒释放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可感染。030201麻疹的传播方式儿科麻疹护理02麻疹疫苗分为单价麻疹疫苗和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家长应根据医生建议为孩子接种相应疫苗。疫苗种类根据国家免疫规划,麻疹疫苗通常在儿童8月龄时接种第一剂,4岁或6岁时加强接种一剂。接种时间接种前应确保孩子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洗澡。接种注意事项预防麻疹的疫苗接种麻疹早期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等症状。发热发热后3-4天出现红色斑丘疹,先从耳后、颈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皮疹麻疹病毒会影响口腔、眼结膜、呼吸道等粘膜,导致充血、水肿和炎症。粘膜症状麻疹的早期识别隔离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外出个人防护麻疹的隔离与防护01020304麻疹患者应在家中隔离,直至出疹后14天,以防止病毒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传染给他人。家长照顾患者时应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皮疹和呼吸道分泌物。麻疹并发症的护理03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痰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遵医嘱治疗遵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给患儿服药。若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应确保足量、足疗程使用,以彻底治愈疾病。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缺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肺炎的护理休息与活动适度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活动量,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饮食调整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过饱或过饿,适当补充水分。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如有异常症状,如胸闷、气短等,应及时就医。心病的护理保持眼部清洁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患儿眼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及时清理眼部分泌物,防止感染。佩戴防护眼镜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儿选择合适的防护眼镜,以减少眼部受到外界刺激的风险。定期检查眼镜的完好程度,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定期眼科检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患儿到眼科进行检查,了解眼部病变情况。如发现异常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痛等,应及时就医。眼病的护理麻疹患者的饮食护理04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豆类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促进身体组织的修复。高热量食物如米饭、面条、全麦面包等,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有助于恢复体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适宜的食物如辣椒、姜、蒜等,可能会刺激喉咙,加重咳嗽等症状。辛辣食物如炸鸡、炸薯条等,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营养吸收。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