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吉姆老爷》读后感《吉姆老爷》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尽管问世之初反响平平,甚至有不少批评的声音,的确,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并不是很吸引人。按照传统的习惯,故事总得讲得连贯、清楚,能让人听明白,关键还要让人感兴趣。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却似乎并不为大众的审美情趣考虑,不但故事讲得颠来倒去,还特别冗长乏味,甚至可以说,作者的重点根本不在讲故事,而是围绕一个意外事件,不断深入人性、反思人性。这样的小说会有人感兴趣吗。然而它成了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其中的魅力何在。先说康拉德这个人。他虽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波兰诗人兼戏剧家),但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因反俄独立运动(当时的波兰在俄国统治下)被捕。父亲被流放时,母亲带着他随同前往,两年后母亲不幸去世。父亲也因身体原因,在流放归来一年后辞世。作为孤儿的康拉德长到十七岁时不顾亲友反对,去海上谋生,做了近二十年的水手,后因健康原因放弃了海上生涯,转而写起了小说。他的作品达二十二卷之多,其中长篇小说十三部、短篇小说二十八篇、回忆录两卷。作为长期在海上谋生的人,康拉德对大海既熟悉又感情深厚,他的创作围绕大海及海上生活展开也就顺理成章。《吉姆老爷》这部小说就是以大海为背景,以海上生活为主题。一开头先是介绍故事的主人公其人,说他身量魁梧,声音深沉、洪亮,说他举止中表现出一种我行我素的固执,但没有一点儿咄咄逼人的张狂。然后说他的营生,在东方各港口靠给船具商当水上伙计为生,非常走红。做为伙计他是没得挑,干活勤快又很能干,话也不多。可就是一样,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辞职不干了。这样一个人,自然会引起人的好奇,他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那么他究竟经历了哪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原来他曾经也是个水手,干得很出色,升了大副。但是因为机遇不佳,偏偏上了一艘老掉牙的破船。船上坐着八百多名信徒是要去朝圣的。开始几天海面风平浪静,旅程也显得单调第1页共3页乏味。而我们的主人公一心幻想自己力挽狂澜,成个拯救别人的英雄。可是当灾难真正来临呢。天边突然阴云密布,海面和天空都漆黑一片,四周寂静得可怕,却没有风。作为有经验的水手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满船的乘客却在熟睡中。船身突然发出沉闷的撞击声,他被指派去查看究竟。发现船舱某些部位进了水,挡水的钢板被撞击变形,看起来岌岌可危。天气越来越恶劣,形势异常严峻。以至于了解了情况的船长和轮机长等人都做起了弃船而逃的准备,而我们的故事主人公吉姆却陷入了两难的绝望处境。他想过要把船上的乘客叫醒,可是救生艇只有四艘,船上的乘客却有八百多人,远远不够。何况,一旦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那么多人为了逃命,惊慌失措,场面不堪设想。只怕到头来谁也救不了。不叫醒吗。就让这一船八百多人都这么不声不响地葬身海洋,而自己随同船长等人偷偷溜掉。他鄙弃这样的懦弱而不光彩的行为,他从心里拒绝这样的选择,可是,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他傻傻地楞在那里,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既不去帮船长他们把卡住的救生艇从大船上放下水面,也不去挽救那些熟睡的乘客。因为他不去帮忙,船长他们生他的气,恶狠狠地咒骂他;因为拯救不了那些乘客,他的良心又感到深深的不安。终于,一只救生艇成功放下了水面,大船眼看就要沉了,船长他们在救生艇上呼唤他们一起干活的一个同伴从大船上跳下去,而那个人因为有心脏病,绊倒了就难以再站起来,吉姆站在那里被错当成那个人,他们一再呼喊让他跳下来,他糊里糊涂就跳进了救生艇。而这时海面漆黑一团,又下起了雨,他们顾不得其他人,就只顾自己逃命去了。当船长他们发现跳进救生艇的竟是那个呆头呆脑站在一旁不肯帮忙的吉姆,他们怀疑是他谋害了他们那个干活的伙伴,救生艇上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他们骂骂咧咧,威胁着要和吉姆动武,而吉姆也毫不示弱。他此时的心情很复杂,他恨自己的懦弱,也恨船长他们,他想过要回去,和船上那些人同患难共生死,他也恨不得自己和船长他们痛痛快快打斗一场,或许死对他来说倒是解脱。然而船长他们并不想动真格。他们到底活了下来,而那一船人也万幸被路过的法国炮艇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