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一、知识结构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条件:需要氧气反应式: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少)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少)线粒体第三阶段:24[H]+6O2————————→12H2O+能量(大)线粒体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不需要氧气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少)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产物为:酒精和CO2反应式:C6H12O6——→2C2H5OH+CO2+能量(少)产物为:乳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少)酒精发酵:微生物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乳酸发酵:微生物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二、要点精析【要点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阶段①C6H12O6——2C3H4O3(丙酮酸)+2[2H]+2ATP②2C3H4O3+6H2O——6CO2+20[H]+2ATP③24[H]+6O2--------12H2O+34ATP①与有氧呼吸①同②2C3H4O3+2[2H]——2C3H6O3(乳酸)+2ATP或2C3H4O3+2[2H]-----------2C2H5OH+2CO2+2ATP场所①在细胞质基质中,②、③分别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的内膜上①、②都在细胞质基质中物质变化分解有机物需氧参与,分解彻底,终产物是无机小分子分解有机物不需氧参与,不彻底,产物为小分子有机物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多,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释放总能量为2870kJ/mol,其中1161kJ/mol转移到ATP,1709kJ/mol以热能散失释放能量少,1mol葡萄糖进行乳酸发酵释放196.65kJ/mol,酒精发酵225.94kJ/mol,均有61.05kJ/mol合成ATP1酶1酶2酶3酶1酶22C2H5OH+2CO2+能量(少)2C3H6O3+能量(少)过程:过程:类型: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方式细胞呼吸酶酶酶1酶2酶3酶2酶2联系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发展而来,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画龙点睛】(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二阶段有水参与,第三阶段有水生成,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无氧呼吸全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3)无氧呼吸由丙酮酸转变成酒精或乳酸的过程必须在缺氧的条件下,有[H]作还原剂。(4)高等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酒精和CO2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如玉米胚和马铃薯的块茎。(5)由于无氧呼吸一方面释放出的能量少,另一方面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对原生质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论植物还是动物都不能长时间地进行无氧呼吸。(6)有氧呼吸较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能量的利用率,前者为l16l╱2870=40.5%,后者为61.08╱196.65=3l%。【要点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是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通过定性测定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O2可使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从而检测酒精的产生。【画龙点睛】微生物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有的产生酒精,如:酵母菌;有的产生乳酸.如:乳酸菌。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这是长期水淹容易造成植物死亡的原因之一。有些植物组织进行无氧呼吸时也能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应特别注意的是.高等动物和人在进行无氧呼吸时.只能产生乳酸。【要点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呼吸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同一植物不同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同植物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阴生植物大于阳生植物,幼苗期大于成熟期,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2外因――环境因素(1]温度温度之所以能影响呼吸速率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最低点与最适点之间,呼吸速率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超过最适点,呼吸速率则会随着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