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宇宙的未来教学目标: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重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自主学习】总的原则是:多次自读,逐层领悟,逐个落实学习重点。具体如下:一、初读,总体感知。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二、.再读,提炼要点。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提炼要点的方法是: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明确:要点依次为: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三、三读,探究内涵。要求比上一次读得更深入,能对某些语句的内涵进行分析,也能对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评析,或者对作者的整个科学思想进行阐述分析。(选做两题)1、作者在第8段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10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明确:“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2.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明确:因为前者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13.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明确: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4.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关键是要弄清宇宙的什么问题?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明确:“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会有两种可能:“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合作探究】1.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事理。下列两个比喻句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①“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明确:用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②“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明确: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2.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同时,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体现了演讲词的特点。试举出三个例子,分析其表达效果。明确:例如:①“……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泻。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这句话让人在笑声中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②“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这句话幽默中含着揶揄和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师的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