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让我再爱——苏小娴的教育故事那天下课,英语老师推推搡搡地把王文均推到办公室,涨红了脸气冲冲地说“王文均上课讲话,说他他不服气,还公然在班级与老师顶嘴,出言不逊,太过分了。”再看王文均同学目无表情,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嘴里还嘟嘟嚷嚷,也不知在说些什么。我太了解王文均同学了,他是属于你越拧他越犯的那种。可是那天我心里正窝火,最近才跟班主任庞老师处理了有关他的两起打架事件,还没过几天,他又和老师顶嘴。想起他的种种,再看看他现在的这幅样子,我不禁火冒三丈:“为什么跟老师顶嘴?上课说话本来就不对,批评你有什么错?你还顶嘴,太目无尊长了。”王文均同学低着头,眨巴着眼睛,不说话。我更加生气了:“我给你妈妈打电话,把你领回家去,让你妈妈管你去吧!”那一刻,我彻底失去了耐心。不等班主任庞老师过来,随即拨通了电话:“你好,是王文均的家长吗?你的孩子上课时顶撞老师,还拒绝悔改。”“这个孩子是很犟的,你得耐心与他谈话。”王文均的妈妈在电话那端说道。“我们已经用了足够的耐心去说服教育他,效果甚微,看得出它还记仇了。你把他领回去教育吧!我们管不了了。”“可是,我现在上班,实在走不开,我下午再过去学校可以吗?”我口气生硬地说到:“那不行,你必须现在就把他带回去。”“你们老师的职责不就是教育孩子吗?怎么可以这样?”听得出来,对方的态度也有点强硬起来了,“我们已经束手无策,打不得,骂不得,说服教育还不听,我们能怎么办?”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想着王文均的种种劣行,声音渐渐高了起来。电话那端也有些激动:“你们没有权利让我把孩子领回家,因为你们有教育他的义务……”我气极,愤愤地挂了电话。王文均同学开始掉眼泪了,他听到了我与他妈妈的争吵,一定是害怕了。看着他,我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忽然间,我对自己感到陌生,我是怎么了?平时与家长说话从来都是春风满面,和风细雨,笑容可掬,难道这些都是假的吗?就因为这个刺儿头,让我大失风度?记得谁说过,面对学生咆哮发火,是老师无能的表现。因为,你的行为告诉别人,你已经没有办法了。是啊,我有些气馁。可是,如此这般,也没有解决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啊!我沮丧极了,该怎么办呢?再打电话吗?我岂不是很没面子!本来是自己的错,有些失态,还要什么面子?我说服自己,犹豫着再次拿起电话,约王文均同学的妈妈下午面谈。那天下午,我诚恳地向王文均同学的妈妈道了歉,并谈了我当时的想法与担忧。王文均同学的妈妈表示理解。并告诉我说,王文均其实是有些自卑的孩子,是由于小时候老人带给惯坏了,希望老师多关注和呵护他。忽然间,我有些内疚,对于王文均同学,我们确实少了一些表扬和鼓励。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他的缺点,却忽略了他还是个孩子。从那以后,我看他的目光柔和了,在我柔和的目光中,我发现,原来他是那般的可爱。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时常找到王文均的闪光点大力地表扬他,鼓励他,在跟他说话时口气都是温柔的,就算他在课堂上偶尔还会捣乱,我也只用眼神提醒他,课后再单独跟他谈。那次他请了两天病假没来上学,我心里突然觉得好想念他了。当我拉着他的小手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时,我看到了那双以前总是不驯的眼睛里竟饱含了泪水,那显然是被老师的关心感动的!可见,每一个孩子都是多么的需要得到我们老师的关爱呀!王文均同学真的变了,不仅再也不跟同学打架了,还每天主动为同学们檫黑板、打水等,上课也总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在期末复习阶段,很多孩子都很浮躁,而他却在我的数学摸底考试中,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最后竟考了满分。在期末评优时,他还获得了同学们一致推荐的“最大进步奖”呢!通过王文均同学的这个案例,让我有两点感悟:一、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理性。为人师者,不应该以爱为借口,以教育为理由,义正言辞地伤害孩子和家长的心。无论事情让我们多么恼火,都应该退一步,静一静,想一想。二、我们对学生的爱从来不是肤浅的表达,而是理解和宽容。帮助、理解、宽容像王文均这样的“问题”学生,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