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复习学案设计时间:2015-6-10高二生物复习学案设计时间:2015-6-12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2.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异同。4.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学习重、难点】1.酶的作用和本质。2.控制自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3.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4.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课前探学】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统称为细胞代谢。2.酶在细胞中的作用: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但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幸而细胞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将及时分解,变成。这种物质就是。3.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原理:里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倍。4.实验过程中称为变量。其中称为自变量。在本实验中,和都属于自变量;称为因变量。本实验中,是因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除了以外,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外,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5.分子从转变为所需的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6.关于酶的本质的探索:⑴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的存在,没有的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⑵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但这些物质只有在后才能发挥作用。⑶德国化学家毕西纳得到,加入葡萄糖后变成酒,他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⑷美国科学家萨姆纳用作溶剂,得到的结晶,这种结晶溶于水后能够催化分解成和,然后他用多种方法证明该物质是。⑸后来,科学家又相继获得、等许多酶的结晶,并证明这些酶都是。⑹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探学检测】P42自测判断1;P217:2;P218:14【课中研学】P218:13【达标检测】P43对点训练1;P46题组一1;P47题组三5、6【课后导学】1.背诵本节课关于酶的本质和作用的基本知识点2.归纳总结实验设计的基本注意实现,能够自行设计实验3.完成下节课的课前探学内容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高效性、专一性;4.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酶的特性;酶的作用条件【课前探学】二、酶的特性1.酶是产生的具有的,其中绝大多数酶是,少数酶是。2.酶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倍。3.酶具有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或化学反应,从而保证细胞代谢。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⑴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之间,植物体内的酶的最适温度在之间。⑵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数在之间。⑶、或,会使酶的遭到破坏,使酶。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但能使酶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保存酶的温度是。5.绘制示意图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探学检测】练习册P217:4、5、6、8、9、10、11【课中研学】P218:12【达标检测】P43经典例析例1、例2;P44对点训练2;P45对点训练4;P46强化过关1、2;P46题组一2【课后导学】1.背诵本节课关于酶的特性基本知识点2.完成下节课的课前探学内容3.总结酶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主设计人:杨顶成审核人:使用时间:主设计人:杨顶成审核人: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