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0课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病毒的含义、特点及其传播途径。(2)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初步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提高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意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病毒的含义和特点,加强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难点:同学们能够将计算机的安全意识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现在的五十几年的时间里,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计算机开始逐步走进家庭,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网路黑客,计算机犯罪等等问题也不断的出现,严重的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计算机安全与防范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说到计算机安全问题,我们就要联系到今天我们所要讲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病毒。因为对于我们普通的计算机用户而言,计算机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来自于计算机病毒。(让大家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2、讲授新课:(1)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据IT安全公司McAfee的预测,今年的病毒可能会多达40万种。这么多的病毒,那么我们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中招。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肯定免不了会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有没有主意到计算机中了病毒后,会对计算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a):降低系统执行效率b):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信息:如要求用户输入某须有的口令,显示一些毫无意义的问候或画面等等。c):造成死机d):部分文件被删除e):改变存储在硬件上的程序f):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内资料(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中了病毒,就像人生了病一样,需要找医生看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所以,我们要想保护好我们的计算机,不让它受到病毒的破坏,那么我们得要对病毒进行一定地了解,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现在,有很多人利用计算机病毒来谋取个人的利益,他们制造病毒,并传播病毒,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比如去年很流行的由李俊制造的“熊猫烧香”病毒。这种病毒是一个由Delphi工具编写的蠕虫,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进程。病毒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使用户无法使用ghost软件恢复操作系统。“熊猫烧香”感染系统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添加病毒网址,导致用户一打开这些网页文件,IE就会自动连接到指定的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在硬盘各个分区下生成文件autorun.inf和setup.exe,可以通过U盘和移动硬盘等方式进行传播,并且利用Windows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来运行,搜索硬盘中的.exe可执行文件并感染,感染后的文件图标变成“熊猫烧香”图案。“熊猫烧香”还可以通过共享文件夹、系统弱口令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中了病毒后,一旦发作,便会肆无忌惮的破坏计算机的资源。就如刚才我们所说的“熊猫烧香病毒”,今年比较流行的病毒就有:机器狗病毒,磁碟机病毒,“新型AV终结者(Javqhc)”木马等等。其实病毒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病毒程序在计算机内怎么藏身呢?------隐蔽性和寄生性计算机被感染病毒后立即发作吗?------潜伏性和可触发性如果一张有病毒程序的盘拿到计算机上使用,会不会给这台计算机也带来病毒?-传染性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后会对计算机怎么样?------破坏性总结(A)隐蔽性和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B)潜伏性和可触发性潜伏性是指病毒一旦入侵后,通常并不马上活动,当某个特殊的日子来临,或某个条件成熟时,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