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神奇的吸盘活动目标:1、知道、了解吸盘挂钩。2、探索吸盘能吸住物体的原因。3、感受吸盘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准备:1、吸盘(大的1个、小的每位幼儿人手一份)、泡沫块、木板、铁盒盖子、镜子、软玻璃桌垫、美工板2、记录表(大的1份、小的每位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吸盘挂钩,提问挂钩的作用。师:小朋友们,徐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它是……幼:吸盘挂钩师:你们见过他吗?幼:见过师:那有谁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幼:吸在墙上、挂东西用的师:这个吸盘挂钩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当你想要换一个地方挂东西时,你将它拿下来,这个吸盘挂钩是不会留下痕迹,他可以反复使用,在使用吸盘挂钩有个地方很重要,就是如果你不将吸盘按按紧,将里面的空气挤出来,这个吸盘是吸不牢的。2、衔接语言:今天徐老师不止带来了这个神奇的吸盘,我还准备了一些材料想给你们实验,看一看啊哪些东西能被吸起来。教师一一对应记录表出示材料。(泡沫块、木板、铁盒盖子、镜子、软玻璃桌垫、美工板)师:马上我们小朋友就要让我们小朋友自己去探索了。徐老师准备的这些材料,你们都要一一去实验。在你们实验过一个物品后就要在相应的图片下做上记录,能被吸盘挂钩吸住的东西下打上勾,不能吸住的物品下打上叉叉。二、操作活动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第一次实验,进行操作,并进行记录。师:a、在上位做实验之前,徐老师有几个小小的要求,我们每张桌子旁边站6个小朋友,如果这张桌子旁已经有6个小朋友了,就请你去寻找另一张桌子。b、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安静。C、所有的材料小朋友要使用,而且是轮流使用,不能争抢。D、你们用过的物品请放回原位。所有实验完成的小朋友拿上你们的记录表坐回位置上安静的等待。2、实验后,师幼交流,好朋友之间相互查。师:两个小朋友相互看一看你们做的是一样的吗?3、操作验证。教师边验证边将分类。自查:小朋友们看一看你的调查表上写得和老师是一样的吗?如果你做错了,我们下课再去改正过来,好不好啊?幼:好师:马上啊,徐老师还有一个更好玩的游戏呢,想玩的小朋友现在把调查表迅速放在椅子下,坐端正。4、总结:吸盘吸得住与吸不住的原因。师:为什么有些东西吸得住,而有些东西吸不住呢?引导幼儿讲述:吸盘能吸住光滑的东西,不能吸住粗糙的东西。三、自由探索1、幼儿二次探索师:除了徐老师准备的这些材料啊,我们教室里面还有一些东西能被吸住的你们想去试一试吗?幼:想师:那好,现在请你们拿起椅子下的调查表,轻轻走回刚才站的位置上,将调查表压在篓子下,并从篓子中拿出一个吸盘挂钩,在我们的教室里寻找一下能被吸盘挂钩吸住的物品,在你寻找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为什么吸盘挂钩能被吸住。当老师说“游戏结束”的时候,你们就将吸盘挂钩送到我面前的篮子里,然后轻轻的、有序的走上位。2、幼儿实验结束坐下后总结师:谁愿意把你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还有什么地方能被吸盘挂钩吸住的?幼儿回答。四、结束部分师:小朋友们你们很棒,在教室里找到了这么多能被吸住的物品,那徐老师要给我们小朋友布置一个任务,就是你们回家去找一找,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吸盘挂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