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调研报告**,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贵”问题,我委选择了部分地、州、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一、群众看病贵的具体表现(一)医疗费用上涨较快,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区**年门诊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为每人次104.87元,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为每人次3404.11元,比**年分别增长68.8%和50.4%,年均增长13.7%和10%。**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99.96元,比**年增长51%,年均增长8.6%;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7%,医疗费用增幅超过了同期居民收入的增幅1.6个百分点。(二)住院费用高。我们对部分地、县、乡级医疗机构今年上半年15种常见病种的住院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具体见附表),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医疗费用最高,平均每例为10365.48元;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医疗费用最低,平均每例为1165.36元。地州及以上医院的住院费用较高,乡级住院费用最低。顺产接生:地、州及以上医院平均为每例1551.55元,县级医院平均为每例1150.09元,乡级卫生院平均为每例470元;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地、州及以上医院平均为每例2775.88元,县级医院平均为每例2220.79元,乡级卫生院平均为每例1051.27元。(三)部分药品价格仍然偏高,一些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仍有20%左右的降价空间,部分市场调节价的药品价格上涨了30%以上,心脑血管、骨科等患者使用的部分医疗器械价格在5000元至4万元。二、看病贵的原因分析导致群众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药费用持续上涨,一方面有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后导致的费用正常上涨,另一方面也有药品价格偏高、过度医疗及医疗服务乱收费等导致的费用不合理上涨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一)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较高,政府调控能力有限。据统计,药费占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的50%以上;第1页共5页占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43%。除了药费外,医用耗材费占患者医疗费用的比例较高,心血管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最高达到数万元。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管理方面,政府定价范围有限,价格调控能力较弱。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占市场流通药品数量的12%,占全部药品市场份额的40%左右;医用耗材全部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药品虽多次降价,但受体制、机制及各方面利益冲突的制约,许多政府定价药品价格还没有降到合理水平。对实行市场调节的药品和医用耗材还缺乏有效监管手段。(二)体制和机制不合理,部分医院受利益驱使,过度医疗和不合理用药,很大程度上增加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机构长期实行“以药补医”的机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药品销售存在经济利益联系,药价越高,医院的药品收入越多,医院、医生的效益就越好。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19次降低药价,自治区也相应多次降低药价,政府定价药品价格不断下降。而且通过医院用药集中招标,药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走势是下降的。据统计,**-**年我区药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连续三年负增长,分别为-15.6%、-3%和-1.2%。尽管如此,同期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药费的增长率为2.1%、-1.1%和12.9%,住院患者人均药费的增长率为0.5%、-0.6%和10.9%。我们对部分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医生开大处方,用贵药、高档药,不用或少用价格低、降价幅度大的药品的现象普遍存在,三甲医院尤为明显。乱检查、过度医疗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部分医院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和评定等级,自筹或贷款买来购入大型医疗设备,造成大型设备的拥有量远超过本地区的需要量。为了收回成本,医院要求医生多做检查增加收入,甚至按开检查单多少提成,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增加了住院病人费用。通过对部分医院调查,近年来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中检查费的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三)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多数群众自费看病,是群众感觉“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我们对部分医疗机构调查发现,住院病人中享受医保的患者平均占总数的20%左右,大医院这个比例稍高些,县级医院不到10%,乡级卫生院的比例更低。享第2页共5页受医保的人群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少部分企业职工,大部分职工、中小学生、低保人员、失业人员,以及绝大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