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诗词五首》本单元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古代诗词和文言文,更深入体会古诗文所体现的汉语之美,领略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提高文学欣赏鉴别能力。本课的五首诗词,有古风,有律诗,还有词,展示了我国古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得到美的享受。【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孟浩然的生平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诗文的音频、相关图片等。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板书)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到村庄拜访老朋友。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二、朗读全诗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2、学生练读。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4、听录音。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6、齐吟全诗。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三、译读全诗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1、教师示范,学生注意对“押韵”的处理:“故人具鸡黍。”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至田家。”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2、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建议: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3、教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明确: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四、说读全诗师导:下面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比如:“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诗人啊,老朋友准备了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