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教学设计灵川中心小学张之金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数学广角”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表达的能力,提高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推理的作用,养成有理有据思考问题的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联系实际情境,使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学会简单推理的一些策略,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就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1)老师喜欢打乒乓球,我握拍子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只手?(2)我教的二(1)班班长不是女孩子,那是?二、观察猜测,逐步推理(一)最简单的推理1、出示信息:有语文和数学两本书,小丽从中拿一本,小丽拿的是什么书?(生猜)2.增加信息变成:有语文和数学两本书,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他们拿的各是什么书?(1)理解题意:说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里的“各拿一本”是什么意思?(2)猜测:小丽可能拿什么书?小刚呢?能肯定谁拿什么书吗?为什么?(生猜,师直观演示)2、添加信息:看来啊,只知道“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这个条件还不能确定谁拿的一定是什么书。怎么办呢?小丽给大家提供了一条信息(屏幕上添加: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3、再次推理:现在能确定他们分别拿的是什么书?你是怎么想的?(学生阐述两种不同的推理方法)4、复述推理:请学生再完整地说一说推理的过程。(教师同步课件演示并介绍连线法)5、揭示课题:像这样根据已知信息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推理。(板书:推理)(二)稍复杂的推理师:这道题只有语文、数学两种书可以选择,选的不是数学书,就是语文书,排除了一个就可以确定另一个,它是最简单的推理。师:生活中,可供选择的内容有时不止两项,可能会有多项的选择。(在原有内容上再增加一本《品德与生活》书)。1、理解例1题意(1)仔细观察,现在信息有什么变化?师:现在仅根据小丽说的话,还能肯定小丽拿的一定是语文书吗?她可能拿的是什么书?(生说师直观演示)(2)在屏幕上再添加一项信息——小红说:“小红拿的是语文书”。2、尝试推理师:现在根据3个已知的信息,你能推理出他们三人拿的是什么书吗?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卡,连一连。3、汇报交流(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表述推理过程。(生说师借助列表法辅助推理)(2)讨论:能否一开始就来确定小丽或小刚拿的是什么书?为什么?(引导得出:根据条件,能确定的要先确定下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些。)(3)归纳小结:当要推理的问题比较复杂时,我们可以把问题和条件像上面这样摘列出来,再借助连线法或者列表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4、对比两次推理过程(1)比较:刚才咱们进行两次猜书推理活动,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联系呢?(2)追问:例1中,如果小红带语文书先走了,这时与前面的一道题有哪些相同之处?(3)小结:在推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知道的信息,把能确定的先确定,再来推理就容易了。三、分层练习,巩固推理1.说一说:教材P109做一做第1题你先确定哪只小狗?再确定哪只?有没不同的思路?2.连一连:教材111页第1题完成后着重让学生思考“你先确定谁?为什么?”3.想一想:教材111页第2题四、反思梳理,评价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遇到稍复杂的推理时,我们要怎样进行推理?推理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