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识记字词。2,了解作家宗璞的经历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3,用恰当的美的语调,语气流畅的朗读课文。4,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宗璞紫藤,豆科,落叶木质藤本。春季开花,总状花序,下垂,蝶形花冠,青紫色,变种白色,有香味。紫藤萝枝叶茂密,花大且香,花和种子可供食用,树皮纤维可供织物,根和种子可杀虫,果实入药治疗食物中毒。作者简介:宗璞:(璞:pú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雕琢的玉)(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生于北京。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南开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本文写于1982年。背景:1982年的十多年前,正是“文革”时期,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必然关系”。而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本文写作的时候,又正值宗璞唯一的弟弟不幸身患绝症。“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现在却轮到了小弟,他刚刚五十岁。小弟是作者最钟爱的弟弟,也是老父亲最器重的儿子。这位五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飞机强度总工程师,毕业之后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积劳成疾。宗璞在间断叙述了小弟弟身前身后之后,写了如下的话:“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这残酷的事实让她心如刀割。课文中虽只是含蓄地一笔带过“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但“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自由朗读,走进紫藤萝瀑布,感受紫藤萝的一、给下列词语注音、解释:嚷()穗()舱()绽()凑()酿()迸()溅挑()逗伫()立伶仃()盘虬()卧龙忍俊不禁()rǎngsuìcāngzhàncòuniàngbèngtiǎozhùlíngdīngqiújīn二、解释下列词语:发端:终极:迸溅:挑逗:伫立:稀零:凝望:盘虬:忍俊不禁:伶仃:仙露琼浆:蜂围蝶阵:开始,起头。最终,最后。向外溅出。逗引,招惹。长时间地站立。稀落,凋零。目不转睛地看。忍俊,含笑。禁,忍住。孤独,没有依靠。喻美酒。这里形容数量的多。盘绕着的虬龙。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快速从文中找出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词语。并以此为文章划分层次。2,在观赏紫藤萝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由以上两个问题思考,这篇文章仅仅是在描写紫藤萝瀑布吗?如果不是,试找出能够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停住脚步伫立花前加快脚步(1——6)(7——9)(10——11)看花忆花悟花繁花似锦,内心愉悦回忆往事,遗憾悲痛感悟生命,振奋精神行踪词感情变化返回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六、作业:1、完成《语文作业本》;2、找出你认为文中写景写得特别好的句子,并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