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在当今都市化、信息化的社会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难。作为一名老师深深地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特别在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因受挫折而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太幸福了,许多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遭受艰难困苦,把孩子置于蜜罐中培养,对孩子过分娇纵,百依百顺所造成。可见家长重新审视家庭教育方式,重视对下一代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关于挫折教育,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如把男孩子放到一个没有人烟的、野兽经常出没的恶劣困境中,让他们品尝孤独和挫折的滋味,学会面对和战胜各种困难。在日本,很早就开设了挫折教育课,老师经常带领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学生们到大自然中接受跌打滚爬的磨难,从而获得体验。可是在我国,挫折教育做得很不够,由于父母的娇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一点点小小的挫折或失败就可能酿成一桩惨祸。可见我们应该认真搞好挫折教育。第一,父母要正确关爱自己的孩子。不能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甚至由于溺爱,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把胡闹当聪明,时常有意无意地袒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这样容易形成自私、任性、胆小怕事,结果只能使孩子失去自己开拓生活的意志。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到真正的爱,既要反映出尊重孩子的人格、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又要能善待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耐心地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绝不无原则地迁就和让步,不放任孩子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第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居里夫人是我们全世界女性的骄傲,她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她那种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着实令人折服。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如何生活,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我们做父母的不愿让孩子去经历苦难,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设计充满笑脸和鲜花的明天。但是生活是无情的,也许有千百种苦难在等待着你的孩子,你不让孩子面对不幸,但这些不幸却会主动面对他。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在困难的挫折中生活,通过困难和挫折的磨难后,才会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一定的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和挫折,多鼓励“迎上去”,从而增强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只有坚定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1第三,要让孩子学会处理挫折的方法。(1)要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韧劲,从小家长就应告诉孩子爱护身体是自己的事,生病了怎么办?自己的事自己要负责,在大街上丢失了怎么办?(2)要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尝尝吃苦的滋味;我常常陪孩子登高远行,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现代教育是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合的教育。”孩子出生后体质不太好,经常生病依赖、畏惧、懒惰的心理并存。为了增强体质,必须加强锻炼。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克服孩子的娇气在家里还不行要走出去。。(3)要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不能半途而废,如小孩子在树下摘苹果,但太高不能摘到应如何增加自己的高度;(4)培养孩子学会调整心理,若困难实在解决不了,该放弃就放掉,不要“一头撞在墙上还不回头“,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让孩子明白其中道理。第四,培养孩子的应变挫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解决各种解决不了的挫折,如考试不及格,只有通过以后努力变为及格;没有考上大学如何正确面对;遇见通过最大努力仍解决不了的困难应找最贴心的人谈心;遇见当时解决不了的挫折,应调换时机或调节情感等。为此在遇到挫折后,不应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而应作出正确的的选择,利用最佳方法去解决。第五,在遇到大的挫折后,要让孩子学会爱护和珍惜生命。当今时代孩子的生存意识十分薄弱,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把教孩子学会生存的责任担当起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