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可以请同学用一段新疆舞蹈作为开场;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收集到的有关的图片和资料。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接点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讲授新课:一、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教师:展示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并在塔里木盆地所在的位置闪烁。学生活动: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四周的地形特征。二、气候特点教师:出示读图提纲、塔里木盆地沙漠景观图片及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和8.16地形图。(1)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气候的特征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生读图:分析得出地区的降水量稀少。学生活动:通过练习分析该地区干旱的原因。(把下列内容按照因果关系组合起来,以分析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气候干旱*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深居内陆,距海遥远。)(2)讨论并完成P80的活动题。(3)简单画出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体会它的地形特征。三、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教师:出示图片设问:(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堂上用一定的时间自学、读图、填图,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与主动性。教师及时指导,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全程参与学习的过程。)(1)绿洲分布在什么地方?(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有河流经过的地区)为什么绿洲适合人居住呢?(2)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呢?(山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教师:出示“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3)将图中的一些城市标注在地形图上,观察城市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城市大多分布在天山、昆仑山脉的山麓地带)(4)从图上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教师归纳: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绿洲地区,特别是绿洲的边缘地区环境非常脆弱,如果人类活动不合理,使植被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将导致荒漠化。因此,荒漠化是这个地区容易出现的问题。四、西气东输工程学生:读图8.21,大致了解西气东输线路图教师:图片演示,并指出线路图途经的区域及特征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的意义有哪些?如何解决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法递进设问,帮助学生理解西北荒漠及周围的环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课堂练习:完成习题并复习相应内容五、板书设计: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2、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地势特点3、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4、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二、西气东输工程1、线路图2、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