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一中2015级高一新生摸底考试试题(卷)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为闭卷笔答2.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14S-32C-12Ca-40Na-23Mg-24Zn-56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粉末状固体药品C.过滤D.浓硫酸的稀释2.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白色污染”是指一些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C.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气体D.吸烟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C.红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D.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红色固体变黑4.下列物质暴露于空气中,其质量改变和空气中的成分没有关系的是A.生石灰B.铁粉C.浓硫酸D.浓盐酸5.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④属于金属元素6.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水浓硫酸A.用硫酸铜溶液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B.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雨水的酸碱度C.往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D.只用酚酞试液就能将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区别开来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8.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在滤渣中A.一定有银、铁和镁B.仅有银和铁C.可能含镁D.只有银9.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CuCl2,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10.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将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11.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则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反应后的质量(g)5.2X7.22.8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MgZn07加水的质量PH值0加盐酸的质量气体质量0反应时间气体质量0蒸发水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ABCD二、填空题(每个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13.用化学符号填空:(1)①盐酸、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存在;②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2)①盐酸除铁锈的反应方程式;②只选用一种溶液和金属丝、通过一次反应就能将铁、铜、银的活动性验证出来,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14.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Mg+2H2O==X+H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该饭盒底部“即热”的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⑵已知X是一种碱,请写出X的化学式。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⑴将一块冰糖放入水中,糖块逐渐变小,其微观解释是。⑵干冰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的微观解释是,二者物理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⑶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的是A.氯化钠晶体B.金刚石C.氯化钠溶液D.液氧⑷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用方程式表示)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16.如下左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两种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