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游戏》案例示范(教学详案)课前案:本课以小学四年级劳动教材内容《指纹游戏》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超越教材内容的范围,自主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使学生学会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为学生搭设了展示潜能的平台。本课基本上能够达到五个目标:1、使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和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4、培养团队意识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调查,分析出人体指纹的特点,并能够为指纹分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综合能力,并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使学生掌握分类、抽样调查、采访等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有礼貌的待人接物。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一味模仿他人,要追求自己独特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认识生命的价值,明确人体所具有独特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与人主动交往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具:放大镜、硬纸板、印泥。板书设计指纹游戏采集观察比较分析用途游戏(分类)(抽样调查)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在新课进行之前,师生同做手指操。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认识了十指的简称,以便于以下的研究。课前活动:师生同做手指操,认识手指的名称。方法:十指撑开然后在分别合拢,反复几次,速度逐渐加快。口令:拇、食、中、环、小。环节点评:本环节的设计,简短而富有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十指的名称。一、导入:设计意图: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来看,任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必须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开展的。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特征来看,作为思维活动的“研究”,其过程必须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来呈现。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也就没有研究性学习。本课的问题是推动活动进行的层递式问题。师:这节课,我们来玩指纹游戏。(板书:指纹游戏)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生:1、我们将要玩什么游戏呢?2、指纹都有什么样的?3、我听说,人与人的指纹没有一模一样的,是真的吗?4、小动物的爪子上也有指纹吗?5、“克隆人”有指纹吗?6、警察叔叔是怎样利用指纹破案的?7、孪生兄弟或姐妹的指纹是不是一样?……师: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呀!疑问越多,说明你们的探索意识越浓。这样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本节课里,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如果有些疑问在本节课里没有找到答案,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放弃,课后请你继续查找有的关资料。老师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环节点评: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课题后就让学生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课堂是为学生的求知服务的。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同学、家人、朋友的指纹,印在一张采集卡上,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采集卡。师:同学们的准备真充分,大多数的同学还能发挥想象力在采集卡的形状上、颜色上进行大胆创意,充分运用了美术学科的知识。做了这么好的准备工作,老师相信在一会的研究中同学们一定能表现的更加出色!二、学生采集指纹设计意图:学生的课前准备,是为了接下来的研究。,为了研究更多人的指纹特征,号召学生在课前用印泥采下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周围人的指纹。采下指纹后,还要求学生将指纹收集在一张采集卡上。所谓的采集卡就是让学生发挥绘画技能,用白色硬纸板绘制一张彩色表格。将被采集指纹的人名、手指的名称标识清楚,以便观察和研究。师:为了能研究更多人的指纹,请同学们互相采集,也可以印下听课老师的指纹。采集指纹时要印的清晰,印完后要做两件事:一要,标清楚印的是谁的哪个手指的指纹。二要,有礼貌的帮别人擦擦手上的印泥。好!看谁收集的多而清晰。学生活动:下地采集指纹。环节点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但锻炼了绘图设计的技能,也明确了收集资料的的目的性。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