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内容复杂、微观且抽象,理论性很强,涉及面又广,学生不易理解,是教材的难点章节。虽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平时一定听说过染色体、DNA、基因这些名词,而且对这部分内容一定是非常感兴趣,愿意了解和探索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猎奇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仅有的认识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并利用多媒体和有关音像资料等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观察分析小鼠核移植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3、通过对染色体和DNA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2、引导学生对遗传病患者形成正确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3、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关注和热爱,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2、遗传、基因的概念。3、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通过对伞藻移接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3、给学生准备分段的彩色长绳和玻璃球。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细胞核移接、染色体、DNA、基因的相关资料。2、搜集有条形码的食品包装袋。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流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遗传和变异1、(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生殖,我们知道生物通过生殖可以产生后代,进行种族延续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发现产生的后代与亲代都有相似的特点。(1)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形似而且神似。(2)启发和引导学生举出身边常见的关于遗传现象的例子。(3)教师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提示,使学生能用俗语总结出生命具有遗传的现象,从而引出遗传的概念。2、(师):多媒体展示另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通过语言引领从而使学生用俗语概括出生命还具有变异的现象。3、(师)总结: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所特有的现象之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引出本章内容。4、(师)请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带有条形码的商品或食品包装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条形码所含有的信息,并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能传递信息的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是需要载体的,为学生学习遗传信息也需要载体打下基础。过渡语:(师)遗传现象的存在是因为亲代把特殊的遗传信息传给了子代,那么遗传信息在哪里呢?二、师生探究,讲授新课(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活动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探究:为什么伞藻的移接体长出的帽是伞形的而不是菊花形的?1、(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文材料,小组内讨论。2、(师)请学生回答从资料中都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每个学生只能说出一条,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和修正)。设计思想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尤其是那些贫困生、单亲家庭的孩子,要把简单的问题、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真正做到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另外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懂得去尊重别人。3、(师生互动)请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描述此实验过程,教师随时以课件进行配合。设计思想使这个实验具有完整性,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生)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过渡语:(师)那么是细胞核中什么物质起到了这么神奇的作用呢?(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活动三:染色体、DNA、基因1、(师)通过引领学生复习动物和人的细胞结构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