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6年高考】近六年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化学研究方法与工业化学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15•北京)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2.(2013•上海)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3.(2012•上海)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该反应采用450℃~500℃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4.(2010•海南)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B.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Cu2++2e﹣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5.(2010•上海)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备战2016年高考】近六年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化学研究方法与工业化学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15•北京)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考点:氮的固定;真题集萃.分析:A.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合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B.人工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C.根据氮循环中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氮的氧化物,氧元素参与,转化为铵盐,氢元素参加.解答:解:A.硝酸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被细菌分解变成大气中氮单质,氮元素由+5→0,属于被还原,故A错误;B.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氮循环中铵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铵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氢元素参加,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2013•上海)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考点: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专题:化学应用.分析:索尔维制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l2,含Cl几乎没什么用,而侯氏制碱法是对滤液通入二氧化碳,氨气,结晶出的NH4Cl,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解答:解:索尔维法缺点:大量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侯氏制碱法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索尔维制碱法与侯德榜制碱法反应原理,即可判断二者的优缺点.3.(2012•上海)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该反应采用450℃~500℃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考点:工业制取硫酸.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接触室内是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在表面氧化二氧化硫为三氧化硫;B、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