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集训(四)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武昌起义后,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各地纷纷宣布光复,袁世凯在婉拒清政府任命的湖广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务之后,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要求。材料表明袁世凯当时的目的是()A.统一南北,幕后操纵B.实行民主,窃取果实C.迎合革命,等待外援D.投机革命,觊觎实权D[材料强调的是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的目的,当时的袁世凯还没有足够的权力在幕后操纵政局,故A项错误;实行民主是民主党人的目标,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故C项错误;由材料“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要求”可知袁世凯投机革命,觊觎实权,故D项正确。]2.(2019·株洲一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命令各级官厅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逼供,禁止蓄辫、缠足、赌博,严禁种植鸦片,允许“贱民”保有“公权”与“私权”等等。这些措施体现了()A.天赋人权B.依法治国C.民主共和D.主权在民A[题干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对于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尊重与维护,故选A项;题干没有提及“依法治国”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的各项规定不能体现出“民主共和”思想,排除C项;“主权在民”意思是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而题干中的“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逼供”等规定都不是“主权在民”的表现,排除D项。]3.(2019·洛阳一模)1913年10月的《大总统选举法》尽管是在袁世凯授意下由国会制定的,但国会制定时执意对元首宣誓做出明文规定,要求总统就职时必须举行宣誓典礼“余誓以至诚遵守宪法、执行大总统之职务,谨誓”。而“宪法未公布施行以前,前项誓词须声明遵守约法”。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B.保障宪法的权威与威严C.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D.增进总统选举的合法性B[由材料“要求总统就职时必须举行宣誓典礼”“宪法未公布施行以前,前项誓词须声明遵守约法”可知,总统在就职时必须宣誓遵守宪法,从而体现了宪法的权威性,故选B项;复辟帝制的时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宪法而非北洋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总统选举依《大总统选举法》进行,本身具有合法性,排除D项。]4.五四运动以后,学生和思想界领袖们得到了商人、民族资本家和工人的支持,希望通过思想改革、社会改革来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遭受到猛烈批判。这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A.找到了民族救亡的正确道路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D.弘扬了爱国进步与民主科学的精神D[五四运动核心内容为学习西方民主科学,这与当时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和国家,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相契合,故选D项;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找到了民族救亡正确道路,排除A、C两项;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于1924年,排除B项。]5.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所表述的事件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与工农武装割据无关,故A项错误,D项正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B项错误;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主要发生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C项错误。]6.中共三大决议指出:“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壮大了反抗北洋军阀的力量C.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B[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这次国共合作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共三大这一精神的贯彻会壮大了反抗北洋军阀的力量,故选B项;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1937年,与中共三大的召开时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