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 2B 铅笔正确地填涂考号。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处距今 5300 多年的都邑遗址内,发现了由野猪牙雕刻而成的、外形酷似正在吐丝状态的家蚕以及大量的农作物。这反映了当时( )A. 农桑文明的出现B. 山顶洞人的存在C. 纺织技术的成熟D. 城市功能的完备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这里,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 )A. 道德规范要求B. 文化教育模式C. 人才选拔途径D. 国家治理方式3. 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们都肯定了秦朝( )A. 中央集权制度 的影响B. 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C. 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D. 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4.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汉文帝在其遗诏中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提倡( )A. 勤于政事B. 戒奢从俭C. 知人善任D. 虚怀纳谏5. 北魏时期,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不仅系统总结了公元 6 世纪以前中国北方的传统农学成就,还总结了内迁少数民族的医疗技术和畜牧业经验。这体现了当时( )A. 南北文化的交流B. 民族交融的趋势C. 阶级矛盾的缓和D. 传统科技的转型6. 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制》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 )A. 珠江水患的治理B. 巴蜀地区的开发C. 郡县制度的推广D. 国家统一的巩固7.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局部),展示了唐朝时期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景象。它可用于说明当时( )A. 铁器牛耕的初现B. 棉花种植的普及C. 生产技术的改进D. 玉米甘薯的推广8. 下图 为汉、唐、宋经济分布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从汉代到宋代( )A. 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