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 2B 铅笔正确地填涂考号。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处距今 5300 多年的都邑遗址内,发现了由野猪牙雕刻而成的、外形酷似正在吐丝状态的家蚕以及大量的农作物。这反映了当时( )A. 农桑文明的出现B. 山顶洞人的存在C. 纺织技术的成熟D. 城市功能的完备【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处距今 5300 多年的都邑遗址内,发现了由野猪牙雕刻而成的、外形酷似正在吐丝状态的家蚕以及大量的农作物”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出现了原始农业,也存在种桑养蚕现象,这说明了当时中原地区农桑文明的出现,A 项正确;山顶洞人的化石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的,与题干中河南省遗址不符,排除 B 项;正在吐丝状态的家蚕反映的是当时出现了养蚕缫丝,不能说明当时纺织技术的成熟,排除 C 项;题干信息中未出现该遗址有城市功能,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养蚕缫丝的出现,因此,城市功能的完备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这里,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 )A. 道德规范要求B. 文化教育模式C. 人才选拔途径D. 国家治理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所以二者关注的共同点是国家治理方式,D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国家治理方式,并未涉及到对个体道德规范要求、文化教育模式以及人才选拔途径的内容,排除 ABC项。故选 D 项。3. 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们都肯定了秦朝(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B. 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C. 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D. 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