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9·威海高一检测)女儿红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地方传统名酒,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用糯米、红糖等发酵而成,除乙醇外,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江南的冬天空气潮湿寒冷,人们常饮用此酒来增强抵抗力。下列有关酒和酒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酒精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酒精是电解质B.酒精结构中有—OH,所以显碱性C.酒精分子中只有烃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钠置换出来D.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用白酒浸泡中药制成药酒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解析】选D。A项,乙醇几乎不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中,羟基(—OH)不是氢氧根(OH-),溶液显碱性是OH-的作用。C中,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中,是Na置换羟基中的氢。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下列有关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C.酒精属于有机物D.酒精分子中6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钠反应【解析】选C。酒精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C、H的质量比为4∶1,故A、B错误。酒精分子中只有—OH上的氢原子可以与钠反应,故D错误。3.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红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选C。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随呼吸呼出,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4.(2019·廊坊高一检测)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钠反应C.与水互溶D.发生氧化反应【解析】选A。根据该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判断该有机物为乙醇,A项,乙醇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符合题意;B项,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不符合题意;C项,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符合题意;D项,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②除去乙醇中微量的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③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是直接加热蒸馏④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是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选C。用无水硫酸铜可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存在,因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①正确;乙醇和水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故②错误;将含水的乙醇直接加热蒸馏,水也会蒸出,所得乙醇不纯,故③错误,④正确。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外焰、内焰、焰心,若把一根洁净的铜丝,由外焰逐渐伸入内焰,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始终是红色B.由红色变为黑色C.在外焰变为黑色,到内焰变为红色D.在外焰是红色,到内焰变为黑色【解析】选C。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被氧化而变为黑色,渐渐伸入内焰时,由于内焰温度低,一些没有燃烧的乙醇蒸气将氧化铜还原而变为红色。7.已知分子中含有羟基的物质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等量的氢气。则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6∶3∶2B.1∶2∶3C.3∶2∶1D.4∶3∶2【解析】选A。羟基个数与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三种醇与钠反应放出等量的氢气,则三种醇提供的羟基数相同,因此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2。【补偿训练】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中羟基数之比是()A.3∶2∶1B.2∶6∶3C.3∶6∶2D.2∶1∶3【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三种醇消耗的羟基总数相等,设A、B、C三种醇分子中的羟基数分别为x、y、z,则3x=6y=2z,解得x∶y∶z=2∶1∶3。8.有机物Ⅰ和Ⅱ的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ⅠⅡA.Ⅰ和Ⅱ是同分异构体B.Ⅰ和Ⅱ物理性质有所不同C.Ⅰ和Ⅱ化学性质相同D.Ⅰ和Ⅱ含12C的质量分数相同【解析】选C。Ⅰ和Ⅱ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仅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也有差异。Ⅰ和Ⅱ含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