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检测(十六)(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作为中国古代三位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帝王,他们的身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下列属于三位帝王共同之处的是()A.文治武功,民族融合B.清除异己,总揽大权C.开科取士,崇儒尊孔D.友好开放,兼收并蓄解析:选A。秦始皇以文治武功开创了统一多民族的局面,唐太宗以文治武功揭开了中华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康熙以文治武功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A项。2.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解析:选B。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孔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即从自己做起,大力倡导君子之道,故选B项。孔子倡导的君子之道只反映出士阶层的思想品格,与政治无直接关联,故A、C两项错误;君子之道只是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故D项错误。3.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由此,他主张()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B.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C.发动人民进行革命D.以理性反对宗教狂热解析:选B。由材料“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可以看出权力的相互制衡,故选B项;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卢梭主张发动人民进行革命,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教狂热,排除D项。4.史学家评论道:“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重要一环。”据此,对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A.催生西欧各国的民主政权B.摧垮了西欧旧制度的基础C.促进西欧启蒙运动的开展D.加速西欧君主制度的崩溃解析:选B。题干“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和“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重要一环”表明拿破仑战争摧垮了西欧旧制度的基础,故选B项。5.爱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德国目前的状况”主要指()A.德国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B.德国科学研究的气氛不浓C.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D.德国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解析:选A。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纳粹迫害犹太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故选A项。6.1923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表演说:“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A.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B.创立革命政党,推进民主革命C.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两党合作D.组建广东国民政府,发动北伐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1923年11月”“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实现两党合作,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7.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与唐太宗实施的文化改革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二年,唐太宗下令在国子学停祭周公,只祭孔子,同时下诏升孔子为先圣,贞观四年,敕令全国各州县设立孔庙。但是,他并不独尊一家之言,而是各家各派的经师能自成一家之言的,都准许“并用其书”。对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唐太宗本人虽不很相信它,但听其流传。贞观时期,中央学校的学生总额达三千二百六十员,约相当于唐高祖时期的十倍左右。唐太宗亲自来到学宫讲论典籍,讲论完毕,“各赐以束帛”,予以奖赏,同时破格提拔他们中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