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教一轮复习秦汉史(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一、两汉外交繁荣概况1、两汉时期,世界主要文明中心世界文明中心特色①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圈汉帝国相对隔绝独立发展②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文明圈贵霜帝国(身毒)③以波斯为中心的中亚文明圈帕提亚王国(安息)④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欧洲文明圈罗马帝国(大秦)⑤以阿拉伯为中心的西亚文明条支2、两汉对外政策:积极主动的友好交往;3、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1)两汉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具有巨大吸引力;(2)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外交流提供了条件;二、两汉与朝鲜的交往1、朝鲜社会:秦汉时期,朝鲜半岛有三韩(1)马韩(2)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秦相似;(3)弁韩2、友好往来(1)秦汉之际:为避祸乱,“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2)两汉时期:三韩派人会见汉武帝和光武帝;(3)经济交流:三、两汉与日本的交往1、日本社会:分裂割据,小国林立;中国朝鲜铜镜、漆器、铁制工具檀弓、果下马2、政治往来:(1)汉武帝时:30多个日本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2)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遣使奉献”;3、经济交流:四、两汉与越南的往来五、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1)开辟时间:汉武帝时期;(2)丝绸之路路线:(3)丝路开通的条件:①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决定性作用)②西域都护的设置,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③汉王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根本原因)④有效地解决匈奴问题,发展了与西域的友好关系是推动中西交通贸易发展的关键;(4)丝路交流:①中国: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②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5)历史影响:中国铁器,铜器,丝帛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越南铁犁牛耕、水利技术象牙,犀牛,珍珠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西亚大秦①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明交流的主要通道,既沟通了东西方文明,又促进了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2、海上丝绸之路(1)海上丝路概念:连通汉王朝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的水上贸易交通线。(2)开辟时间:汉武帝以后;(3)主要路线:(4)历史意义:海上丝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点拨①两条丝路的开通,扩大了秦汉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拓展;②两条丝路的开辟,促使我国的外交开始突破东亚范围,走向世界,加强了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六、两汉与西亚、欧洲的往来1、两汉与安息的交往(1)安息王朝:两汉时期,西亚大国;(2)贸易往来①利用陆上丝绸之路,安息与两汉交往频繁;②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安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获取利益;2、汉朝与大秦的往来(1)大秦王朝:即罗马帝国,古时中国称罗马帝国为“大秦”;(2)甘英出使大秦①目的:实现汉朝与大秦的直接交往;②概况:97年班超派遣;③结果:甘英行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3)汉朝与大秦的直接交往的实现①标志: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遣使者从海上到达东汉;②认识:此事记载于《后汉书》,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巩固训练1、汉武帝时期,一位前往中国的日本人途经朝鲜半岛时可能看到……………………()A.作坊里正在生产麻纸B.寺庙里在进行佛事活动C.工匠用雕版印刷书籍D.许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2、中国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华B、张骞开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这路C、汉武帝后开通海上丝绸之路D、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3、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