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7“影响·作用·意义”类——历史评价1.(青岛市2019届一模,25)汉代钱范被誉为“万钱之母”,下图为东汉五铢钱的铜质钱范,其出现的重大意义在于()A.成为后世铸造工艺的典范B.极大提高了钱币铸造效率C.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D.确立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答案C解析钱范即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在东汉时期,铸造货币的权力归属于中央,政府掌握发行货币的权力,这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材料没有强调铸造工艺是否成为后世典范,排除A项;钱范能够提高铸造效率,但相比其政治意义而言,此意义要逊色的多,排除B项;后世铜钱的范式有很大变化,不能说该钱范确立了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排除D项。2.(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市2019届一模,25)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一种把经学神学化的儒家学说。“谶”是对于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和隐语,常以天命与神意的形式出现。“纬”是儒生以神学迷信观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旨在宣扬国家治乱兴衰、帝王将相出世等都是天命的安排。两汉时期谶纬之学盛行()A.反映出汉代神权政治的勃兴B.表明当时儒学已完全宗教化C.适应了当时巩固统治的需要D.说明儒释道三教实现了融合答案C解析从材料谶纬之学的含义,可知谶纬之学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神化刘姓皇权,发展儒家思想以巩固政权的需要,故选C项;谶纬之学体现的是儒生用神学迷信观解释儒家经典,为国家统治服务,故不能体现汉代神权政治的勃兴,排除A项;儒学只是一种思想,不是宗教,排除B项;三教融合现象出现在魏晋时期,排除D项。3.(济南市2019届期末,6)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A.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B.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C.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D.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北宋时期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政策,才会出现题干中“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样就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而不是保护了自耕农经济,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关于农业的问题,不是商业问题,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的土地政策促进了农村中的土地兼并,排除D项。4.(日照市2019届校际联合检测,8)明成祖朱棣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不得结交地方官员。这一规定有利于()A.建立权力制约机制B.保证吏治清正廉洁C.维护皇室独尊地位D.保持中央政令畅通答案D解析材料对藩王权力的限制,有利于保持中央政令畅通,故选D项;材料是对藩王权力的单向限制,没有体现出权力制约机制,排除A项;材料是对藩王权力的限制,与整顿吏治无关,也没有体现出维护皇室独尊地位,排除B、C项。5.(昆明市2019届诊断测试,29)下图为俗称“袁大头”的一元银币,由中央银行根据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统一发行。新币发行后,很快风行全国,“袁大头”逐渐成为市场流通的主币。此举()A.统一了全国流通的货币B.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C.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导致官僚资本不断膨胀答案C解析据材料“逐渐成为市场流通的主币”,可知当时的国家内有多种货币,“袁大头”并未统一全国货币,排除A项;依所学,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开启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排除B项;依所学,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经济统制政策,导致官僚资本不断膨胀,排除D项。6.(天一大联考2019届第三次测试,12)1938年,国民党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关于经济纲领的主题是以“实行计划经济”保证军需民用,在某些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如银行、外汇、物价等方面采取统制措施。上述精神的贯彻()A.为民族资本创造了宽松环境B.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不利于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38年……经济纲领的主题是以‘实行计划经济’保证军需民用,在某些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采取统制措施”,可知适应了抗战的需要,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