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预科班,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体现了宗族亲情的特点,故B正确。井田制,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分封制,主要是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广建诸侯藩国B.区分血缘亲疏C.保证法律执行D.巩固分封秩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下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可知西周实根本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3.《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实行分封制D.西周末王室衰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表明了当时的诸侯如果三次不朝见天子就会被天子率领其他诸侯讨伐,这正体现了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两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周王室的衰微,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点睛:解题关键在于“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说明当时分封制度比较严格,还没有崩溃,由此得出答案。4.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下,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①不对,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不一定是嫡长子,因此不一定成为大宗。...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5.《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地域联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解释是“尊祖庙也”可见注重的是血缘亲情关系,而不是宗教信仰、财产和地域,故排除ABD,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6.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是针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谈的;另一方面是专制主义,针对皇权至高无上而言的。根据选项,只有A选项能够反映出皇权至上的含义。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7.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A.刺史制、封国制B.三省制、封国制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D.一省制、刺史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刺史制是汉武帝在中央和地方制度上的创新,不是沿用秦朝的。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政治制度。8.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