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试题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下列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属于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的是()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中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③义和团反帝斗争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要把握住两点,一是“人民群众”,二是“自发地”。很显然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奋勇抵抗不具备这两个条件。2.1895年,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奋起反抗。下列人物中属于反割台斗争中涌现出的爱国志士的是()①徐骧②刘永福③邓世昌④邱逢甲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反割台斗争中,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的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抗日,故选A。3.(2015·河北正定中学)19世纪后半期列强妄图把新疆地区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主要手段是()A.直接建立哲得沙尔国B.扶植阿古柏建立独立政权C.通过战争打败清朝军队D.迫使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1865~1876年阿古柏入侵新疆期间,英国曾无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从政治、经济、武器供应等多方面支持阿古柏匪帮对我国新疆地区的侵略。1871年,沙俄利用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的机会,武装侵占新疆伊犁地区,虽然最后被迫归还了伊犁,但通过使用武力威胁和其他卑劣手段,吞并中国西北七万多平方公里领土。故应选B。4.峻峭瑰丽的阿里山,风光绮丽的日月潭,……这一美丽的宝岛在中国近代史上曾被侵略者长期占领过,它与下列条约有关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由材料“阿里山,日月潭”可知此图代指台湾的美丽河山,故选C。5.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840~1901年各报刊中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属于1895年的是()A.鸦片战争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反割台斗争【答案】D【解析】A项发生在1840~1842年,B项于1858年签订,C项于1901年签订。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故选D。6.直接导致图中阴谋未能成功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列强欲瓜分中国,而C则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极具爱国心,认识到瓜分实为下策,故选C。7.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A.左宗棠收复新疆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答案】A【解析】由左宗棠收复新疆史实可判断其中没有日本,所以A符合题意。8.下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仍然是农民运动的一种特殊斗争形式②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③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④具有盲目的排外性和落后的狭隘小农意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C,原因主要是对义和团的作用理解不清,只看到了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打击。正确理解应是义和团运动后期,慈禧太后下令剿灭义和团,义和团奋起反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同时,使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暴露无遗,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9.“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段材料反映义和团认识到()A.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突出了反帝主张,因此可见义和团已认识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是造成灾难、动荡的根源,故选D。10.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