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Ⅰ)高考历史总复习 考点强化练2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浙江选考Ⅰ)高考历史总复习 考点强化练2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6
(浙江选考Ⅰ)高考历史总复习 考点强化练2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6
(浙江选考Ⅰ)高考历史总复习 考点强化练2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6
考点强化练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下图是一幅简化版的《荀子讲学图》,如果按照当时场景,听荀子讲学的四个学生不可能对荀子提出的问题是()A.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为何我们要谈天?B.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是否是矛盾的?C.为何您提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要把握礼?D.您认为君主受命于天,主要的依据何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荀子及其主要观点。结合所学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A项可能被提问,不符合题意;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和“制天命而用之”,且表面上看两者的确有冲突之处,B项可能被提问,不符合题意;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虽然主张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C项可能被提问,不符合题意;君主受命于天的思想出自董仲舒,D项不可能被提问,故错误,符合题意。2.中华民族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下表所列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的部分观点,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B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C老子提出“弱者道之用”“兼相爱、交相利”“无为逍遥”D韩非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弱者道之用”“无为逍遥”是老子的观点和主张,但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主张,故选C项;A、B、D三项的观点与思想家都是一一对应的,故排除。3.(2018·浙江“9+1”高中联盟期中)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以下的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出韩非对“势”的重视的是()A.加强君主集权B.厉行赏罚C.法不阿贵D.事异则备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韩非的主要观点。“势”即君主权威、力量,故A项正确;厉行赏罚为“术”的一种,故B项错误;法不阿贵为“术”的一种,故C项错误;事异则备变为韩非的历史观,故D项错误。4.周山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中介绍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他“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荀子B.孟子C.韩非D.墨子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故B项错误;韩非属法家代表,主张法、术、势相结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分析可知墨子主张“兼爱”,即无等差的爱,故D项正确。5.(2016·10浙江选考,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地位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与题目中“到东汉中期”相矛盾,故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6.(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西汉有人向汉武帝建议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据此可知太学()A.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新的一页B.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C.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D.以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主要办学目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太学的创建。依据材料可得出兴办太学“以养天下之士”,即其目的是为政府培养官僚后备力量,故D项正确。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科书,由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太学生,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不利于除儒家以外的先秦诸子学说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培养政治人才,B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建议,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故C项错误。7.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理”“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与理学有关,“仁义”指的是陆九渊所说的“本心”,就是仁义之心,D项符合题意;孙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Ⅰ)高考历史总复习 考点强化练2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